第五千四百七十一章 儒家理論君為天(1 / 1)

鬥蓬不屑地勾了勾嘴角,說道:“其實,在這點上,我一直認為,孔子身為商朝的後人,就算自己的祖先做得再不對,也不應該公開地說自己祖先的不是,他自己最是強調孝道,強調血緣傳承,卻親口說什麼吾從周,鬱鬱忽文哉,等於是背棄了自己的祖先,這不是自相矛盾嘛。”

老祖笑了起來:“就算是祖宗,也不代表做的事情全對啊,最多隻能說是他的血緣傳承才有了自己,至於他做的事是不是正確,那後人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從這點上說,孔子是沒什麼問題的,因為商朝的時候,是神鬼在世,群魔亂舞的時代,可是在孔子的時期,早已經進入了人類的時期,殺人以祭鬼神,已經被當時的整個天下人認為是邪惡的,錯誤的,孔子也不可能再堅持,因為以前商朝就是因為大規模地殺人祭祀,引發了眾怒,才會亡國的。”

“所以,孔子必須要為當時的時代,重新創造一套學說,道家隻顧自身修行,不關心國家大事,而法家在這個時候還沒出現商鞅來總結成型,所以孔子的儒家學說,兼顧了諸家之長,把道家的強調個人修行的理論,彙入了儒家的修身治國,先修自身本領,再出來治國平天下,實現政治抱負,最後達成個人的修行與兼濟天下的統一,不得不說,這一套,完美地指出了士族們的最高目標。”

“孔子的儒家學說,為了天下的穩定,為了秩序的存在,也規定了君王,天子是神在人間的代言人,是神的化身,最高的統治者,所以君即為父,君即為天,三綱五常裡,君為臣綱是最高的一條,就是說天下所有人,都要對這個君王忠誠,視之如父,這就規定了忠孝是做人的第一道德準則,要上忠於君,下孝於父,當忠孝不能兩全時,還是要忠字為先,這是整個儒家理論的基調,一切的為人處世的準則,都要圍繞著忠孝二字。”

黑袍點了點頭,正色道:“是的,孔子這樣定性,其實就是說,天下是需要穩定的,而穩定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明確君王是天子,是神在人間的代言人,所有人都不可以起不臣之心,妄想著取代君主而自立,隻有先明確有了最高的君主,天子,所有人的身份是臣子,才能保證這個天下不會所有人去爭奪那最高的統治者之位,不去造反,如此,才能保證天下的穩定與太平。”

“至於天子之下的位置,就如老祖你說的,那是可以憑本事去爭取了,商朝滅亡後,周朝開始,那基本上各部落的首領,諸侯們,成了周天子的卿士,入朝為官,同時也相當於成為人質,讓自己的子侄來管理部落,自己在幫周天子治理天下的同時,也是命交人手,如果有外戰,這些諸侯們還要親自領兵上陣,為國拚殺,這種卿士的模式(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