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平靜地說道:“是的,但當帶隊軍官是有足夠的好處的,全隊在戰鬥中的斬獲,都會算到他的名下,比起個人去斬首得功,要有利地多,所以除非是打了敗仗,或者是戰死沙場,不然的話,打完仗後,這村官之職,大概率是能保下來的,甚至可以得以提升,如果是能給自己的其他子侄再掙新爵的話,那就有到他鄉為吏,占新的地方的好處了,所以其實秦軍將士,有不少是通過戰爭而開枝散葉,能到異地占據地盤為吏,這才是他們熱衷於戰爭的動力所在。隻不過,這套模式是需要秦國不停地對外戰爭,占據新地盤。”
說到這裡,白虎頓了頓,繼續道:“而且秦國一直是有新地吏的政策,就是攻下的地方,以秦人為官為吏,所有的當地百姓,都要強製遷走,到關中之地分配到各個村子裡,有很多甚至是以奴仆的身份,成為一些村落裡的最下等之人,同時,遷移一些關中百姓的次子,三子等人,到這些新地成為邊民,給與土地,賦稅方麵的優惠,甚至是分配戰俘女子為妻,為他們生兒育女,這些在邊境的新遷百姓,就類似於邊民一樣,半兵半民,承擔戰爭風險的同時,也會得到遠比秦朝普通百姓要好的條件。”
朱雀的眉頭一皺:“新地政策我聽說過,還研究過,不過因為秦國史料的缺乏,知之不多,原來我隻以為要把新地的新征服百姓遷走,但我以為這些地方隻留兵,不留民,形同空地或者是拉鋸緩衝區一樣,卻沒有料到,居然是還要從秦國本土遷人過來呢。”
白虎微微一笑:“其實就跟後世裡的遷豪強大族,遊俠兒這些去邊塞守邊一樣,一般來說,非嫡子的年輕人,會成為巨大的不穩定因素,他們分不到嫡子的土地,官爵,但又有出去建功立業的衝動,所以在家中有嫡子繼承家業的情況下,他們從軍征戰,打下來的地方,就不一定要再回去了,而是留在當地落葉生根,雖然這些地方有麵臨敵國反撲打回來的風險,但當地有成熟的耕地,還有秦國給的各種優惠政策,尤其是發配妻妾婦人,要知道,在老家能娶妻生子,不是容易的事,所以這點對於秦人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於是,半軍事化的這種新地村落,屯墾,塢堡,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後世的各種塢壁堡,其實都是從這種邊塞屯堡演變而來,因為是兵家必爭之要地,所以他們在傳統的村落周圍,建立長圍,設立哨塔,遇敵來襲則放棄外麵的田地,退入屯塢之中防守。等待本土的大軍來援,秦國在商鞅變法後的百多年裡,一步步地侵吞河東和中原的地盤,就是用了這種手段。”
朱雀笑了起來:“可是把人派到這種邊地,非常危險的戰地,就不怕有些人想要叛逃敵國(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