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宣微微一笑,說道:“難道你現在就能實現這種胡漢融合了?恐怕未必吧,北方的胡虜,尤其是北魏,仍然無法融合胡漢,就算是在青州,鮮卑族人也仍然沒有學會農耕,種地,這點我是有發言權的。”
劉裕平靜地說道:“我說的胡漢融合,不是說生產方式上要馬上融為一體,畢竟胡人以遊牧為主,漢人以農耕為生,本就是不一樣的生活,想強行融為一體,沒那麼容易的。”
“再說了,在永嘉之亂之前,難道在中原的匈奴人,羯胡,就不會農耕了嗎?石勒可是會種地的,但不還是反了嗎?為什麼兩百年來,久居中原的各族胡人,總是無法完成融和,總是不停地有機會就要作亂,要自立呢?這並不是一個生產方式的問題,更多的,是組織形式。”
劉敬宣的雙眼一亮:“你的意思,是胡人之所以作亂,不是因為他們的生產方式,而是因為他們保留了自己的部落,隻聽命於自己的酋長,首領,而不聽命於朝廷的官員嗎?”
劉裕點了點頭:“正是,這也是我去過一次長安之後認知到的事,以前我們都以為胡虜不過是自己當兵,部落上下全民皆戰士,然後奴役和統治漢人百姓,後來我去過關中,去過草原,包括去過南燕之後,我才明白,他們雖然名義上進入中原,接受官府朝廷的統治,但從曹操時代引胡人入關開始,這種統治就隻是個羈縻,他們的部落形式還是得以保留,仍然是隻聽首領的,不知自己的國家是朝廷,是官府。如果不把部落打散,部眾族人編戶齊民,分散到各地的漢人村落裡,他們是不可能真正的融入中原,融入華夏。”
劉敬宣的眉頭一皺:“可是,即使是在南燕,你滅國之後也沒有這樣做到啊,現在你仍然是讓鮮卑族人轉成了軍戶,集中居住,仍然是保留了原來的部落模式,隻不過是加了一些我們自己的軍官進駐後監管而已。”
劉裕平靜地說道:“這隻是個開始,新滅了人家的國,再要強行拆分部落,可能會引起激烈的反彈,讓他們作為軍戶,世兵,以為國征戰作為對國家的義務,以此換取國家的保護,分給土地,再派老農和莊頭教會他們的家人和子侄們農耕,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之後,再看情況慢慢地把他們拆分,轉為民戶。”
“象這次的建康之戰,索邈和段宏所率領的數千鮮卑俱裝甲騎,就表現出色,立下了戰功,以後,我們可以以有功得賞的名義,讓他們立功的將士,分散到彆處,給與他們足夠的土地,甚至是可以考慮讓他們進入大城市裡,經商謀生,這樣顯然對鮮卑人是有吸引力的。”
劉敬宣的眉頭還是鎖著,喃喃道:“可是這樣一來,如果是以軍戶,世兵為職業,以作戰為主要行當的鮮卑(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