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之畢竟是文人,軍事方麵不太在行,打仗方麵鎮不住王鎮惡,而劉敬宣並沒有治政之才,又完全不懂關中的風土人情,他在南燕的這段時間,就在治政之上很糟糕,若不是有穆之相助,隻怕會給韓範他們給架空奪權,他最適合的,還是當一個將軍,率兵打仗,而不是鎮守一方,委以重任。”
劉裕歎了口氣:“胖子和阿壽確實各有缺陷,這麼說來,王鎮惡也不可完全信任了?他手下的關中將士要是數量眾多,壓過我們留守關中的實力,你是擔心他有自立的風險?”
王妙音歎了口氣:“我不是要挑撥你們之間的關係,但你必須要考慮這個可能。王鎮惡如果入了關中,那必深得人心,以後想要製他,可就難了,你不能完全沒有準備。”
劉裕的眉頭一皺:“王猛也不過是前秦的丞相而已,難不成王鎮惡還想自立為王啊,我看是不會有人支持他真的造反呢。”
王妙音正色道:“按常理說是不可能,但也許那些關中的豪強,會在天下有變數的時候,逼著他上位。這個變數最大的可能,就是今後我們走帝皇之路,你廢了司馬氏的皇帝而自立,而這時候,可能會引發天下的動蕩,各地的藩鎮,各大州的刺史,如果不是你的兒子,哪怕是你最信任的部下,都有造反的可能,所以,你要早作準備,防止這種事情發生。一旦北伐成功,這些新征服的地方,最好是讓自己的兒子坐鎮,然後派人輔佐即可,象王鎮惡這樣的人,你用他打下關中可以,但絕不可讓他久留。”
“王鎮惡本人也隻是想青史留名罷了,北伐用他,就可以完成他的理想,到時候功成名就之時,你調他回京出任高官,隻要不是把他放在關中,那就不會有大的問題。”
劉裕長舒了一口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妙音。我會好好考慮這點的,不過,我的想法是,攻取關中之後,還是要進一步地取得甘涼,仇池和嶺北之地,要有自己的上林苑馬場,最後的對手會是北魏和草原上的柔然汗國,要跟他們在大草原上作戰,光靠我們的步兵和戰車是不行的,自秦漢以來的無數戰例證明過,車步軍團的機動性太差,無法在草原上追上敵軍的部落,隻有組建強大的純騎兵部隊,尤其是需要大量的輕騎,斥候,才能找到草原上的敵人位置,攻其部落就是逼其必救。所以,我如果不能親自在關中,那就隻有讓王鎮惡在那裡再乾幾年,直到騎兵軍團建設完畢。你說得不錯,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還是由道規來鎮守關中,他辦事,我放心1
王妙音的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之色,說道:“可是打進關中,消滅後秦有這麼容易嗎,要知道,在你進軍的路上,如果走水路出黃河,那必然會與強大的北魏起了衝突,你到底是先取關中呢,還是乾脆先收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