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四百五十一章 千裡來援為士人(1 / 1)

劉敬宣的話一出,不少將校都連連點頭稱是,孫處哈哈一笑:“阿壽說得不錯,既然妖賊的疑兵之計已經被看破,那我們還在等什麼呢?現在我們有現成的船隊,完全可以追擊妖賊,隻要跟得上,那妖賊的軍隊裡烏合之眾,會不戰而潰散的。”

劉毅的身後,劉蕃也跟著說道:“沒錯,荊州那裡道規已經撐了一年多了,我們建康這裡能頂住,可是道規那裡的荊州兵馬,卻不知道還能撐多久,要是妖賊的大軍這時候全部壓向荊州,道規是有危險的,我們不能坐視道規給圍攻,還是早點追擊的好,至少,可以拖住妖賊的大軍呢。”

這樣的聲音不絕於耳,劉裕麵無表情地聽著,直到最後,劉敬宣沉聲道:“寄奴啊,你下令吧,我這裡的八千人馬,可以為先鋒,直接不上岸,繼續追擊妖賊,要是讓他們一路撤回豫章,沿途再布置各種防禦,那可就來不及了。”

當聲音徹底平靜下來後,劉裕環視四周,一雙雙熱切的目光正盯著他,顯然,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同樣的想法,恨不得現在就出擊,劉裕看向了高雲煙,說道:“高公主,請問這回你的這三百條戰船的船隊來大晉,除了按原來的約定,還想要什麼呢?”

高雲煙微微一笑:“我們運來了約定的人參,還有三千匹戰馬,都已經在青州卸貨了,這回來建康,純粹是因為劉將軍的請托,想要借我們的船隻一用,護送和運載他的青州兵馬前來建康。至於回報嘛,原來的約定是要糧食和軍械,如果方便的話,還想要一些人口。劉將軍說過,這些可以到了建康後,再跟劉大帥你談。”

劉裕平靜地說道:“糧食和軍械,可以從青州那裡運回去,但這回我還想繼續借用你們的船隻,所以回報也會相應地更多。你們想要人口,是因為高句麗的人口不足,需要充實嗎?”

高雲煙點了點頭:“我國在鴨綠水南邊的土地貧瘠,產出有限,而在遼東一帶又是地廣人稀,天寒地凍,所以人口稀少,而且我國有文化,有知識的士人稀少,這次在青州,見到了當地開設的庠序,也感受到了孔孟之鄉,衣冠上國的風範,所以鬥膽請求,如果方便的話,能派出千名左右的士子,到我國去傳播文化,教育貴族子弟,使其明禮儀,知禮法。”

劉裕笑了起來:“要讓上千士人,漂洋過海,到你們高句麗去落地生根,可不是容易的事啊,在我們中原的認知裡,隻有這長城之內的地方,才算是漢家江山,出去後就是外夷地區了,除非萬不得已,是舍不得離開的。”

高雲煙微微一笑:“劉大帥請放心,我們隻是讓這些士人,夫子們來高句麗傳道授業而已,並不是要他們就此移民,久居於敝國,幾年之後,就可以厚幣重酬,送他們回歸天朝,當然,如果不想回來,願意在敝國落地生根的,我們也一定會給予高官厚爵,以回報他們的付出。等到我們自己的人才足夠,能讓這些人才自己承擔傳道授業的工作,自然就不敢再煩請大晉的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