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二百二十九章 拜師王珣求晉身(1 / 1)

劉裕的雙眼一亮,直視陶淵明

劉裕微微一笑:「你是嫉妒了嗎你是覺得憑你劉裕一個武夫,也能得到這些這個世道是何等的不平啊

陶淵明搖了搖頭:「不,劉裕,我並沒有這樣想。家先祖侃公,也是靠著打仗而坐擁荊州,威震天下的,我並不會因為自己習文就看不起武人,因為我一直知道,在這個刮世中,真正想要奪取大權,必然是要掌軍建業。如果不是我從小體弱多病,無法習武我並不會象現在這樣,隻是做個詩人。

劉裕點了點頭:「可惜了,你應該是穆之那樣的人才,並不是隻會吟詩作賦的人,之所以你的詩名滿天下,而其他的治政之才不為人所知,恐怕是因為在這個世道上,你想當名士,就得遠離那些俗事政務吧。

陶淵明歎了口氣:「是的,要當名士,就得r不理俗事,就象那王恭所說,想當名士,需痛飲酒,熟讀離騷,善於清談即可。所以,我寫那麼多的詩,就是想有機會進入名臣大官的幕府之中,得到晉升的機會,隻有當了官,掌了權,才有機會一展平生所學哪。

劉裕勾了勾嘴角:「我有些明白了,你投入王珀的門下,成為他的門生,是想借助琅珂王氏的名望,成為他的學生和弟子,同時結交建康城中的著名世家子弟,以後推薦你出來當官

陶淵明點了點頭:「是的,桓氏一族在荊州,從沒有高看過我陶家一眼,所以我們也不想為他

們出仕,而且,桓溫死後,大權轉入他弟弟桓衝之手,可是櫃玄這小子又是野心勃勃,早晚要奪回他失去的荊州,桓氏有內亂的風險,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就算出來為桓氏效力,那萬一投錯了主公,一切都完了。所以,我在初具才名之後,就想辦法辭去了教諭一職,借著到京城遊學的機會,投到了王珀的名下,希望有機會能在建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