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二百零五章 秘議暗約國書外(1 / 1)

郗僧施乾咳了一聲,說道:“我看,這回不如暫時不要答複後秦,來個緩兵之計這樣不至於馬上得罪後秦,引得秦軍在這個時候攻擊我們隻要拖過幾個月,打退了妖賊,那秦軍自然不戰而退。

王仲德馬上說道:“未將以為,都尚書所言差矣,很快,劉大帥回到建康的消息會傳遍天下,而羌賊也會知道此事,如果我們不作任何答複他們當然知道是緩兵之計,隻會加速他們跟妖賊合流,進攻我們,我看,不如直接明確地回複他們,不接受這個提議如果他們敢攻我大晉,那後果自負,這樣以威對之,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謝混冷冷地說道:“王將軍,現在不是當時我們圍攻廣固,兵強馬壯的時候,是反過來,我們的形勢危急,而敵軍勢大,要是兩股賊軍合流,我們就算勉強守住建康隻怕也會丟掉大片的江山,若是妖賊回頭和秦軍聯手攻打荊州,那隻怕從今以後,豫州以西非我大晉所有,賭一時之氣,卻壞了國事,這不是明智之舉啊。

說到這裡,他向劉裕說道:“想當年,西漢開國之時,匈奴的冒頓單於曾經向當時西漢的太後呂雉,下了粗俗下流的國書,以試探漢朝的反應,而呂後忍一時之辱,卑辭下氣,不僅沒有發怒,反而繼續了漢朝的和親政策,這才沒有給匈奴用兵的口實,也維係了漢朝五十多年的和平與休養生息,終於在漢武帝時期有了全麵反擊的實力,若是當時的呂太後也咽不下這口氣,一怒而興兵與匈奴大戰,恐怕我們的曆史,就要改寫了。

劉裕的眉頭一皺,說道謝尚書,那你覺得,應該如何應對此國書呢”

謝混輕輕地歎了口氣:其實,在陶淵明找到孟仆射之前,曾經先找過我,提出過一個非常過份的要求,這個要求,沒有寫在國書之上,本來我準備在今天朝議之後,在我謝家內部先討論此事,但現在既然劉大帥提前回來,此事我想無法繞開你,還請暫時讓百官退下,我們私下商議此事。”

王鎮惡的臉色一變,上前步,沉聲道:“這是國事怎麼可以繞過朝中百官,私下商議,謝尚書,你是不是。。。。。。。。。

謝道突然開口道:“老身此次前來,也是為了此事劉大帥,老身以為,最好還是先小規模地商議一下吧。

劉裕的臉色微微一變,他的心中,隱約感覺到一絲不祥的氣息,但既然連謝道溫都開了口,他也無法拒絕,隻能點了點頭,對著身後的一眾將帥們沉聲道:“大家且先退下容我們商議此事,按我們之前商量的事情大家分頭行事,各司其職。

所有年輕的將帥們產聲行禮,轉身而退,而在朝堂上的官員們也都一邊議論紛紛,一邊行禮而退,很快,朝堂之上就隻剩下了司馬德文,謝道掘,徐羨之,孟昶,劉裕,謝混,都僧施這幾人,連負責安全守衛的內侍與武士,也全部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