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 血脈之間(1 / 1)

匠心 沙包 1138 字 3個月前

四時堂無疑是許宅的集大成者。

許宅前麵就已經很讓人沉迷了,到了四時堂,更是令人呼吸都要停滯的美。

華夏庭園擅長方寸之間見天地,一步一成景。

四時堂是許宅保存得最完好的一處地方,在這方麵尤其體現得淋漓儘致。

其實要說的話,很多園林方寸之間體現的並不是天地,隻不過是一處小景。

但四時堂的確不一樣,方寸確實很小,而天地也是足夠的大。

從窗戶看出去,天空、屋簷、造景,分割著景物,每一處都恰到好處,但又像是信手拈來,絕不匠氣。

它無論藝術性還是技巧都高明得不可思議,在外麵的時候,各位跟隨而來的老師傅一邊看,一邊在各種不同的地方發現熟悉或不熟悉的技術,驚喜萬分。

而到了這裡,他們陡然間安靜了下來,睜大了眼睛看著眼前的一切,就像很久很久以前,他們蒙昧無知的時候,第一次看見那令人震撼的奇觀造物或者建築,感受到了來自心靈深處的觸動一樣。

他們分不出心去想這裡用了什麼技術,屬於什麼樣的結構之類的了。

他們全身心地沉浸在這裡,感受著那幾乎可以稱之為具有衝擊力的美感,回憶起了自己最初的心情。

不光是他們,屏幕前的觀眾也幾乎都差不多。

他們隔著一道屏幕,衝擊感也相當於隔了一層,沒那麼震撼。

但透過許問的鏡頭與他的眼睛,他們看著四時堂的整體,看著它各部分的細節,有了一種更加雋永,更加細水長流的感受。

這個時候,直播間裡幾乎沒有彈幕了,同樣的,這些觀眾也不再分得出心去想彆的,他們幾乎連呼吸都要屏住了。

許問非常了解四時堂,知道怎麼能夠最大限度地呈現它的美。

為了這個,他之前就做了很多準備。

四時堂的光很暗,但亮堂堂的又會失去幽靜古意的本色,所以打光也得非常講究。

他研究了很長時間,請來了武斯恩的專業工作人員幫助,終於得到了最好的光感。

除此以外,他走動的步伐、攝像機朝向的角度,一切都是有講究的,許問對這個不算了解,同樣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與幫助。

武斯恩派來的人很驚訝,許問學得實在太快了,各方麵都是一點就通,甚至很多時候,會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比他們的建議更好的拍攝方式和角度。

不愧是最頂級的工匠大師,他們讚不絕口,許問卻隻是若有所思地笑了笑。

怎樣把自己感受到的東西傳達給彆人,這是每一位儘全力打造自己作品的工匠都要考慮的問題,隻是一個是製作,一個是拍攝,使用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摸索到這種共通之處,思路就清晰了,他當然會知道怎麼辦。

有意思,這整個世界仿佛都由同樣的道理貫穿,不光是技藝技術,還有彆的一些東西。

對於整個世界的理解,對於美的理解,對於感情感觸,人心的理解……

“這就是四時堂。”許問把這份領悟保存在心裡,用一句話做了總結。

就他這一句話,四時堂這三個字就仿佛刻進了屏幕內外所有人的心裡,被他們記住了。

許問走到後院,紅蓮依舊,被四周雜草拱衛,散漫而熱烈。

現在是九月,蓮花開到這個時候是遲了一點,但也不算奇怪。

華夏園林本就講究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對應烘托,這蓮花的豔麗噴湧一樣映入眼簾,不僅沒有與許宅的清冷寂寞產生衝突,反而更營造出了一種遺世獨立的清淨之美。

它也像是化開了四時堂帶給大家的衝擊,直播彈幕瞬間滿屏,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抒發著自己強烈的情感。

其中一個呼籲最為清晰——

“這不一級保護,那還保護個啥啊!”

大部分人都是衝著許問,以及昨天一億八的噱頭來看今天的直播的。

他們是真的沒有想到,一座古宅而已,不知來曆,沒有名人佚事,沒有香豔故事,竟然給他們帶來了這麼強烈的情感與審美的衝擊,讓他們比以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華夏的文化,以及根植於自己血脈之中的那種共鳴!

他們開始打從心底痛惜它被破壞的現狀,想要看見它被修複,甚至開始在微博和論壇等各處討論它應該怎麼被修複。

這世界上確實總是有聰明人的,關注這事的人太多,也有很多專業人士。他們思考這宅子應該怎麼修,被修到什麼程度才合適,討論得非常熱烈,也極其深入。

許問決定直播修複許宅其實算不上一時興起,確實是深思熟慮過的。但隻怕他自己也沒想到,隻是第一次直播而已,它就會帶起這樣的熱度,引起這麼廣泛的關注。

這隻能說,有些東西,本來就在大家心裡,隻是少了一個這樣的機會把它發掘出來而已。

“今天的直播先到這裡為止了。”

後院走完,整個許宅也看得差不多了。這裡要說的話看著不是特彆大,但細看下來可以賞玩的地方實在太多,一輪看下來竟然花了近兩個小時。

“這也是許宅修複的第一次直播,就給大家抽個獎吧。”他說。

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抽獎最吸引人。一瞬間,剛才流失到微博和其他論壇的人一個不剩全回來了,還帶了很多人來,許問直播間的熱度再次達到了頂峰。

“抽個小東西,我自己做的。”許問已經想好了,把他們帶到了自己的臨時工作間,台子上擺著一隻小貓擺件,正拱起背,翹著尾巴,在伸懶腰。

這小貓須發皆全,活靈活現,生動得好像下一刻就會換個姿勢一樣。

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它是一個根雕,小貓的儀態動作甚至耳朵胡子,全是樹根原有的部件,許問隻是把它稍加塑形,“引”了出來而已。

這樣一個根雕,能找到它的原型算是非常幸運,許問塑造它的手法更是妙到毫巔,貓的神態、動作、細節全都恰到好處,宛然在生。

這擺件隻有半個巴掌大,可以說非常小,但它的價值一看即明,不言而喻!

“可以開始抽了。”許問早就已經準備好了,這時向旁邊的工作人員點了點頭,示意了一下。

他話音剛落,一個聲音從他身後傳來,是常思危的。

“這個抽獎,我們也可以參加嗎?”

“我也正想問呢。”李三司跟著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