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先標識一下,這個符號出自於《紅岩天書》,具體意思還得弄到紅岩天書每一個符號的解釋才能對照出來。”向東流拿起水筆,輕輕在複印件上寫了一行小字,很快掃了掃其他符號,看看是不是全部用了紅岩天書的符號書寫。如果是的話,接下來的工作便簡單許多,隻要找到紅岩天書每一個符號的解釋,就能對照地破譯。但如果不是,自然還得想其他辦法。“弟,你搜的結果怎麼樣了?”許媛媛忽然驚奇道:“姐已經淩亂了!這黑皮筆記本上記載的符號,其實包含了好多種字體!有倉頡書,夏禹書,還有紅岩天書,甚至還有其他的!著實太複雜了!就好像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各種外國語言的字組合出來的章差不多,不懂多種語言可真是沒法翻譯。”“還有這事兒?”向東流一聽,頓時百科了一下倉頡書和夏禹書,而後發現倉頡書僅有28個字,傳說是由倉頡所寫,是華夏現存最古老的字。不過,許多學者懷疑它是西漢人劉歆所作,也有人認為它是古人用古彝族字寫的一篇祭。究竟倉頡書是誰寫的,講的是什麼內容,還有待研究。目前從實物考知最古的字是甲骨,夏代以前不得而詳。而夏禹書,則傳說為治水有功的夏代王室的祖先——大禹所製書體或所書字跡,即鐘鼎書或蜾匾篆,總共隻有12個字。由於夏禹書,混合使用了古彝和甲骨,所以夏禹書比倉頡書還要難以解讀,說明了夏化已經具有了高度的複雜性,譯方麵眾說紛紜,根本沒有統一的說法。對此,向東流不禁一下子頭都大了,心想這徐勁宗的老爹會不會太逆天了?似乎懂得許多華夏的神秘古字,居然寥寥幾個字符便讓向東流和許媛媛兩人,有種腦筋打結的感覺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