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史子集,加數算,加策論總共五百多道題,即使放在後世也是很恐怖的存在。
當代因為沒見過,所以。。。
反響極好,凡是有誌於尋求進步的人,紛紛開始惡補考題方向的知識,臨時抱佛腳,根本沒時間罵娘,倒是讓這南京城冷清了許多。
刊印很快,沒花幾天功夫,畢竟有印刷廠的存在,手拿把掐。
也有難點,主要是怎樣保證考試的試題不被泄露。
武裝押運是必須的,另外印刷廠的人員被暫時軟禁,兵馬司和應天府的捕快全程護衛。
有些事可以不做好,有些事那是一點馬虎不得。
對於這批麵試的公務員,必須慎之又慎,不能被人鑽空子作弊。
心思不正者能當個好人嗎?答案肯定是否。
一切有條不紊,早些建好的大學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迎來了大掃除。
自建成後,鄭雄也是第一次漫步校園。
這次終於找回了曾經的感覺,無比熟悉。
指著遠處,鄭雄對著朱標說道。
“殿下請看,那邊是操場,是給學子們鍛煉體魄的地方。”
朱標順著鄭雄指出的方向看去,一個巨大無比的操場映入眼簾。
全水泥澆築的路麵不染塵埃,一圈圈的線條讓操場看的不那麼單調。
看台之上,宛如一個小段城牆,又從高到低做了一層層的台階,和操場在一起,顯得很是開闊。
“操場嗎?孤還以為是校場呢。”
“也可以說是校場,兩者差不多,與殿下所言出入不大。”
“那為何叫做操場?”
鄭雄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帶有一絲追憶的接著說道。
“校場,整軍練兵。而操場,強身健體,專為學子所設,旨在鍛煉體魄,用意不同,臣鬥膽便換了個名稱。”
朱標聽完點了點頭,接著走向操場。
鄭雄建的操場跟後世幾乎一模一樣,與朱標不同,鄭雄更多的是追憶,憶往昔。
而朱標則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水泥所帶來的變化。
微風輕拂,不見絲毫灰塵。
行走其上,更是塌實無比。
思緒流轉,想到鄭雄用水泥建造的城牆,一句感歎隨口而出。
“醫侯真乃我大明棟梁之材。”
聽了朱標的話語,鄭雄相當坦然,並且看朱標有一股看鄉巴佬的意思。
不提其他,單憑造水泥之功,也當得這個稱呼。
當水泥路橫行於世,當鋼筋水泥造的鋼鐵森林橫空出世,那時,想必朱標才會真正明白什麼叫做棟梁之材了。
鄭雄領著朱標和朱標身後的屬官隨從沿著水泥路慢慢走到看台,領著眾人在中間預留的遮陽看台緩緩佇立。
居高臨下,心胸仿佛都為之開闊了幾分。
“不錯,這校,操場真是不錯,軍中若是也用水泥鋪路,當可免受塵土之苦。”
“這臣還真沒想過,殿下竟能看的如此深遠,臣下羞愧。”
馬屁看誰拍,鄭雄的馬屁拍起來讓朱標格外受用,臉上滿是笑意。
“孤隻是有感而發,不值一提,醫侯之功孤卻是蓋莫能及啊!”
商業互吹嗎,對著彆人吹,鄭雄可能有些反感,但是對著朱標這個能保命的大粗腿來說,那是一點不磕摻。
帶上朱標參與這次的選拔,同樣有鄭雄的小心思。
這一次嘗試,無疑是能夠改變官場格局的舉動。
展望未來,這些人若是有所成就,那毫無疑問,都將是鄭雄的班底,鄭雄的門生。
現在無所謂,十幾二十年後,卻是催命符的存在,由不得鄭雄慎之又慎。
有朱標坐鎮,分個太子門生的名頭出去,雖說同樣把功勞分了出去,但是同樣也安全了許多。改革而已,鄭雄可不想把自己給搭進去。
趁著朱標高興,鄭雄又是一番馬屁奉上。
“殿下何必自謙,一件東西造出來了,若是無人賞識,無人去用,那造出來又有何用?”
“所以殿下萬不可自謙,能有殿下將之用於彆處,臣與這水泥亦與有榮焉。”
鄭雄的一番吹捧,讓朱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操場與校場差不多,既然這樣,那便沒啥新意,更談不上什麼建設性的意見。
如此明晃晃的吹捧,朱標這小年輕怎麼能不臉紅,連忙擺手道。
“不妥,不妥。。。”
不給朱標謙虛的機會,鄭雄立馬說道。
“殿下若是用水泥建成校場,還請容臣申請一觀,看看這水泥路麵是否牢靠。”
這還能說啥,那就隻能接受鄭雄的吹捧了。
換彆人來吹,肯定達不到鄭雄的效果。
也就鄭雄是小年輕,還年輕有為,這個馬屁才能如此的深入人心,給朱標哄的心花怒放,臉上的笑意久久不能停歇。
“醫侯你可真是。。。好,孤答應你,待得校場建好,孤與你一起前去閱軍。”
“臣多謝殿下。”
心情好,朱標的話也不由得多了些,找了個位置坐定,便指著操場說道。
“這操場倒是夠大,醫侯打算在這操場做考核之所嗎?”
聽著朱標的話語,鄭雄頓了一下,臉上的笑意卻是更濃。
“臣原本也是如此想法,後麵想想卻是不行,天氣是一方麵,另外這次的題目稍微有點多,又有點難,時間給的也有些久,在外麵怕那些人撐不住啊!”
聞言朱標也是露出一絲好奇之色,小道消息朱標有,卻沒有跟老朱一樣能把試卷弄到案頭的本事,所以對詳情沒多少了解。
“聽說有很多數算題?聽說你也出了一些題?這些都是真的?”
自己的得意之作,被朱標問起,感覺倒是挺爽的。
鄭雄也不藏著掖著,賤兮兮的說道。
“對,就是因為兩百多道數算,想算出來要多一點時間,所以臣多給了點時間。”
鄭雄的笑容讓朱標不寒而栗。
被老師支配的恐懼倒是其次,數算是真真令人頭疼。
不為彆的,就單單《九章算術》這本,不說看一章了,翻一頁都不想再翻第二頁了。
簡單也並不簡單。
簡單是固有認知,好像跟後世的關係不大,比不上後世的體係。
不簡單那是因為是真不簡單,最起碼是高中這一階段學習的水平。
唐宋兩代都是需要學習的課本之一。
第一章“方田”:主要講述了平麵幾何圖形麵積的計算方法。
第二章“粟米”:穀物糧食的按比例折換。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問題;介紹了開平方、開立方的方法。
第四章“少廣”:已知麵積、體積,反求其一邊長和徑長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體積計算。
第六章“均輸”:合理攤派賦稅;用衰分術解決賦役的合理負擔問題。
第七章“盈不足”:即雙設法問題。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組問題。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