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選差事(1 / 1)

說起這個,韓月兒頓時偃旗息鼓,隻怪剛剛吹的過頭了。

應該不是啥大事吧!

聞言扭頭看向了鄭雄。

一家子俱都齊刷刷的看著鄭雄。

家裡麵不是沒人找鄭雄幫忙過,也是想為七大姑八大姨謀個差事,猶以賈氏為最,不過俱都被搪塞了過去。

理由很簡單,還沒做幾個月的大官呢?這就安插人進去算什麼事,不是將把柄往彆人的手裡遞嗎?

眼下不光是韓仁一家的事,也關乎自己的利益,一家人都想看看鄭雄怎麼答複。

你親舅來了,看你怎麼說?

眾人的目光看的鄭雄直發毛。

要說安排兩個人真不是事,但是有一就有二,這個口子一開以後可就彆想清靜了。

怎麼回答也是個問題,回答的不好,讓自家老娘難做。

重逢的大喜日子,也不能一口回絕,做的太過難堪。

其中還需仔細斟酌才行。

想了一會,鄭雄終於開口說道。

“我手下的一建和印刷廠倒是需要人手,隻是表弟們都還小,未必能吃的了這個苦啊!”

“能吃苦,能吃苦。”

“能吃苦就好辦了,吃穿用度不用操心,隻管來咱家,然後每日二十文的工錢,我會安排人照顧一二,等個幾年熟悉了,再提拔當個工頭,這樣慢慢就能安穩下來,你們看如何?”

不怎麼樣啊!賈氏、自家老爹和大哥的媳婦錢氏當即就失去了興趣。

到一建乾活還用你安排,直接不就去了,雖然能照顧,但是還是出苦力的。

也就騙騙彆人,自家人你騙鬼呢?

不過韓仁倒是挺感興趣的,一臉喜色。

“可以的,可以的。”

韓仁剛說完,一旁的吳氏又連連咳嗽了起來。

“咳,嗯。”

“嫂子,實在不行,我叫雄兒找人過來給你看看吧!”

韓月兒有點擔憂的問道。

吳氏連連擺手道。

“不妨事的,被口水嗆到了,不過你大哥也是,一輩子做苦力,在地裡刨食,臨了還把自家兒子也往這條路上帶,不怪彆人說你就是做苦力的命。”

這話一出,韓月兒的臉色當即就不好了。

許是看出了韓月兒的不快,吳氏連忙補充道。

“小妹,咱們沒彆的意思,就是孩子還小,就想找一個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活計,你看還有彆的事能安排嗎?”

韓月兒幽幽一歎,可憐天下父母心,沒什麼好責備的,轉頭又看向了鄭雄。

鄭雄摸了摸鼻子。

“咱家剛好在江寧那邊置辦了萬畝土地,未來大有可為,要不我送表弟每人一百畝,隨便找人種種,當個小地主怎麼樣?”

這個真的可以,吳氏和韓仁都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加起來那可是三百畝啊!

雖然還是在地裡刨食,也不是不能接受。

韓月兒卻是不願意了,用眼神狠狠的剜了一眼鄭雄,你可真會安排。

就那地方,就算能種地,怎麼弄出去都不知道。

當地主,當個看地的還差不多,可彆提了。

“大哥,嫂子,這地有點問題,讓雄兒再給你們換一個吧!”

兩人又有點不高興了,還以為韓月兒舍不得這些地呢?

兩人卻是沒有多說,沉默了下來。

天可憐見,這兩樣鄭雄絕對沒坑人。

前者可能前麵是稍微苦了點,但是也就是自己一句話的事,隨便打個招呼,彆人還能讓自己的表弟吃苦?

不存在的。

以後當個工頭,肯定風吹不著,雨也淋不著。

眼光所致,彆人看不到沒辦法。

後者更彆提了,那塊地已經在砍伐,年後就可以動工。

交通方便,隨便種點啥,當個小地主綽綽有餘。

可惜都看不到,隻能看到自己眼前的。

“雄兒,趕緊在想想彆的。”

兩件好去處都被否了,有那麼一刻,鄭雄真的想將幾個老表送去朱標那裡當太監。

彆的不說,吃香的喝辣的絕對管夠。

也隻是想想,卻是不敢說的。

“彆的活計都很專業啊!”

憋了半天,鄭雄憋出來這麼一句,隨後卻是靈機一動道。

“欸,這樣吧!惠民藥局辦的學校快三年了,是專門為藥局培養的。”

“幾個表弟年紀不大,送進去學個三年,讀書認字,以後進入藥局當一個醫師,你們覺得可行不?”

老郭常說三年學徒,兩年效力。

一技之長,還是很誘人的。

加上醫師在底層的地位很高。

這個去處,倒是不錯,不過還是心有顧慮。

“他們幾個的腦瓜子不太靈光,就怕學不會,這三年以後,真的能夠學成嗎?”

這可就不能保證了。

也不知道你說的靈光是啥情況。

入選醫師必要的考核肯定要考,學習的成就與否全看自己,雖然也是自己一句話的事,但是萬一成了庸醫害人那可就遭了。

所以這個事情,肯定得看看老表的學習能力再說。

彆到最後,三年又三年,想想都可怕。

“其實也不一定非要當醫師,應天府新建了很多小學,來年應該能夠開學。”

“在我的規劃裡麵,以後都是為各行各業培養的,會有專科的大學,幾位老表可以先進去學習,看對哪方麵感興趣,可以學哪個。”

“反正讀書認字總是好的。”

“依我的建議,為了長遠,還是進去學習為好。”

誰不知道學習好啊!

你舉人出身,都快到頂了。

就算比不了你,那也是個好去處。

隻是專科大學是什麼鬼,不學四書五經,搞歪門邪道?

越聽越迷糊,韓仁無奈的問起了心中疑惑。

“不學四書五經嗎?這專科大學有什麼用?有什麼好去處嗎?”

一連三問,鄭雄也不知道怎麼解釋。

儒學科舉深入人心。

不是他有多利害,而是他能解決就業,還有最好的就業方向。

隻要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儒學不是不能夠顛覆。

就單單解決就業,相信也會有很多人願意學習。

而這也是最難的。

因為這方麵統一被定成了奇淫巧技,隻有讓人讓更多的人看到就業前景,才能讓人自覺的學習。

而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隻能慢慢謀劃,慢慢的謀劃就業崗位,吸引更多人。

人去政息,自己也不確定能乾多久,但是有些事一定得做。

自己有能力,卻明知道未來的發展而不去做,那是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