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機關食堂(1 / 1)

“鄭雄這小子最近在乾嘛?”

“建房,造物,發錢。”

聽到發錢兩個字,老朱的嘴角一抽,有點淡淡的憂傷。

“這才幾天,怎麼發的?都給了嗎?”

“給了,十天一結,發了大概萬貫左右。”

敗家啊!

習慣了拉徭役當免費工人,突然多出了這麼多開銷。

真要是將這模式推行的話。

老朱真的想都不敢想會怎麼樣。

“就在昨日,醫侯拿著萬貫錢財,摞成了一座小山,當麵發放的。”

“嗯,鄭雄也在嗎?說了什麼?”

拿在手中的奏章微微一頓,老朱眼神如常,雙耳卻是支楞起來了。

“在的,說是陛下和太子授意,叫他們感謝聖上和殿下。”

懸著的心放下,老朱迅速批閱完奏章,將奏章方向一邊。

“小小年紀,花花腸子不少。”

嘴上這麼說,老朱的臉色卻是高興的表情。

隨手拿了一份奏章,老朱繼續說道。

“你盯著點,人多眼雜,莫要讓他陷入危境。”

“多派點人去保護。”

“是。”

等毛驤走後,老朱先是點頭,又是搖頭,楠楠道。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僅憑數萬徭役,怕是不成的。”

“出亂子倒是有可能,改明得調一支大軍就近看顧。”

不出鄭雄所料,老朱確實起了猜忌之心。

不過補救到位,沒有引發什麼嚴重的後果。

逃的了一劫,鄭雄沒有逃過另一劫。

中書省,右丞胡惟庸拿起一份工部上書的奏章。

微微品讀,了解了內容以後,批奏幾字,便蓋了印章。

中書省權力很大,設官任職、發布政令、頒行法律、封駁章奏以及兵刑錢穀各項無所不統。

一切命令及章奏,均由中書省呈轉頒發,否則即屬違法。

中書丞相更是位處皇帝一人之下、百官之上。

胡惟庸作為右丞,汪廣洋不管事,不惹事,基本上已經能夠行使左丞的職能。

這麼一件小事,胡惟庸批奏完,便通過了。

隨後找來書吏,寫了幾份文書,加蓋印章,發往各州府。

鄭雄這裡在意識到失態以後,近些時日頗為低調。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每日三點一線,府衙和家裡來回往複。

將財權的收歸發放握在手裡以後,其他的權利沒有多做更改,讓手下人自行處理。

過上了甩手掌櫃的日子。

每日看著賬單上越來越多的錢財,日子過得也比較輕鬆。

有錢,才有底。

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沒有,那就加錢。

財政大權,鄭雄也進行了細化。

府衙裡,分為兩個庫房。

和朱標合夥的茶葉項目,沒少賺,這個風險比較小,被單獨存放。

十六樓的產出,不用想,惦記的人多,鄭雄也不敢拿他們的操守來賭。

所以也是單獨存放。

這樣就算一個沒了,另一個也能讓自己在府衙的日子能夠過的舒服點。

而教坊司的收益,鄭雄大多都發放到一建還有新建的食堂公司。

保障他們的所需以外,也是分散風險。

讓彆人沒那麼容易從自己手裡討便宜。

一切進行的很順利,事情也在向著自己預料的方向發展。

即使是惹人眼紅的十六樓,也是風平浪靜,沒有一個人找麻煩。

哪怕是一丁點的質疑聲都不見了。

這日,鄭雄正在府衙躺屍。

房內,四麵放了好幾個盆,裡麵放有冰塊,進行防暑降溫。

日子過得很是舒坦。

“咚,咚,咚。”

“進來。”

房門打開,冒出一股熱風。

來人輕手輕腳的將屋門關上,轉過身來,便對著鄭雄行禮說道。

“侯爺,小的有一事稟告。”

“什麼事?”

鄭雄從躺椅上起身,坐在椅子上,等著府丞說明。

“下官本不該提,但是又不吐不快。”

“不該提就彆提。”

額,真是狗啊!一點機會不給,給整不會了。

府丞硬著頭皮說道。

“這不光是下官一人,府衙內的聲音也很大,所以下官特來請示。”

鄭雄的臉色如常,饒有興趣。

“說說看。”

鬆了一口氣,府丞連忙說道。

“蓋因一建那裡,得侯爺厚愛,不光在興建房屋,還有食堂供飯,所以下麵人的意思,也是希望侯爺能夠在府衙同樣如此。”

提升了徭役的待遇,還是牽一發動全身了。

彆處沒有反噬,就算是有,也沒啥大事,頂多心裡不平衡,卻是不敢對著來。

還在處理範圍之內。

鄭雄沒想到,自家卻是先鬨騰起來了。

厚此薄皮,更彆提還是體製內的官員。

同樣是在鄭雄的手底下乾活,心裡落差就有點大。

索性還在預料之內,鄭雄也有意改善,便回道。

“自己去核算府衙人手,該建多大的食堂?該給什麼樣的夥食標準?”

“都給本侯算好。”

“到時候拿好預算,交於本侯蓋章,之後我會通知一建和食堂來準備,將錢在府衙的帳本進行劃扣,送去。”

“至於造成什麼樣,合不合你們的想法,也就隻有這一次機會。”

“都是你們選的,本侯不會乾涉了。”

“是,侯爺。”

來時還以為是一場壞差事,沒想到這麼容易。

這下走路都帶風了。

沒過多久,府丞拿著預算過來。

幾百貫,小意思。

鄭雄大手一揮,便蓋了印章。

讓府丞拿錢送去了一建和藥局。

不遠處的一處住房,被一建給買下。

將其改造了一番,就給當成了府衙的食堂。

隨後藥局的食堂進駐,徹底解決府衙的吃飯問題。

整個過程,還不到十天的時間,便已完成。

缺這麼一口吃的嗎?不缺。

準確的是隻要是官都不缺。

因為俸祿要是用來吃飯,根本吃不完。

吃住不愁,不代表能過上好生活。

誰還不想日子過得舒服,能省一點是一點。

多一份口糧,也能多養活一個人。

其實古代的工作餐,一直都有。

戰國時期,孟嘗君為三千食客提供食宿。

隋唐時,官員們的工作免費午餐製度也在這時出現,稱為“堂饌”,又稱為“廊飡(廊餐)”,食物也很豐富,有這個待遇的是宰相一級的高級官員。

其他官員的工作餐標準按級彆而定。

老朱也有,但是僅在上朝的的時候有,偶爾提供一頓午飯。

其他的,也就是對清廉的官員提供一點補貼。

後來,財力不支,都給廢除了。

地方的機關食堂也就宋朝,依靠財力,能夠進行推行。

鄭雄這裡,建造的機關食堂,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