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攔路告狀(1 / 1)

第290章攔路告狀

本以為此行就是拿著通關文書,和唐僧取經一樣,一路閒逛。

過滁州,到廬州府,往西直達六安州。

路上低調點,應該沒啥幺蛾子找上頭,會很順利。

結果還沒出城,就看到朱標在城門口等候,像是在特地等候一般。

鄭雄匆匆見禮,而朱標四處張望了一下,隨後虛扶住鄭雄,對著鄭雄說道。

“走了嗎?”

鄭雄有點懵,感情還是特地在這裡等著自己唄!自己也沒啥值得惦記的東西啊!

自己最後的遺產都送你了,這麼盼望自己走,是鬨哪樣!

“走了,一家老小除了兩兄弟,都在這裡,多謝殿下掛礙。”

“沒啥事就不叨擾殿下了,臣和家中父母規劃好了路線,準備今日儘量趕往滁州地界,再晚怕就不趕趟了!”

“還請殿下海涵。”

朱標跟個狗皮膏藥一般,不怪鄭雄心情不爽,說話都透漏出一絲不耐煩的語氣。

朱標卻是不以為意,也沒有追究鄭雄不敬的意思,緩緩開口道。

“今日攔你,不是本宮的意思,蓋因父皇催的急,得知你今日出門,所以讓孤在城門等候。”

“細見之下,果然,伱準備的還不充分。”

“我大明的侯爵,俱是有大功於天下之人,出行怎能如此寒酸!”

“特地給你準備了一應儀仗,沿途公文本宮也給你發了,沿途補給你儘管放心,保證給你一個愉快的旅途。”

朱標沒啥感覺,反正都是聽從老朱的安排。

可是鄭雄就不同了,細思極恐有沒有。

就這三天內才確定的行程,結果現在老朱就知道了。

若是自家透漏出去的還好,要是自家人啥也沒說,就被老朱知道的明明白白,那可就是大事了。

毫無秘密可言的人生,那以後隻能更加謹小慎微的活著了,現在透漏出來的苗頭要當個警鐘時時敲響在自己的耳中,引以為戒。

而老朱準備的東西,跟自己低調的性格完全不相符。

儀仗加上公文,大張旗鼓的出行,雖然跟貼心,但是怎麼看都有點不同尋常的意味。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想的再多,也不能抗旨不遵,鄭雄隻能接受老朱的好意,稱謝道。

“多謝陛下,多謝殿下,臣受之有愧。”

“無妨,你受的起,安心的上路吧!”

不說還好,一說這話,鄭雄的心裡就湧現出一股不妙的感覺。

“是,殿下告辭,改日回京在與殿下把酒言歡。”

說完,在朱標告彆的目光中,鄭雄一家踏上了尋親的道路。

朱標回宮複旨,見到老朱也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皇恩浩蕩或許算,但是也沒到給人家一行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程度。

“父皇,鄭雄已經離開,兒臣前來複命,隻是兒臣有一些不解,為何要叫兒臣送彆?”

“一家老小出趟遠門,也沒必要安排的如此周到吧!不知是否有何深意?”

信息不對稱,朱標能想到的或許隻是收買人心,給鄭雄噓寒問暖。

不懂就問,作為未來帝國的繼承人,朱標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

老朱神秘一笑道。

“你覺得鄭雄有沒有本事,為人如何?”

“能力不凡,嫉惡如仇,為人或許德行有損,但是不損大義。”

“這不就得了,你都覺得有本事,咱也這麼覺得,這點惠而不費的恩惠有啥不能給的。”

“大的恩寵或許能讓人感激涕零,但是細節上麵也得注意,雙管齊下,彆人才能對你忠心,不會輕易背叛與你。”

“這些你都得學著點。”

“再說,大張旗鼓也能夠免去一些宵小的窺探,如此安排,也給彆人看看咱大明爵位相對的榮耀。”

“人嘛!總逃不過名利二字,鄭雄的榮耀彆人也看在眼中,總能催人奮進,所以即使是做做樣子,咱也得做,不能讓人寒了心。”

老朱雖然給出了解釋,但是還有其他的原因沒說。

這麼一個明晃晃的大燈泡,宵小肯定能夠擋的了一大半,但是有心人也隻能光明正大的行事。

這樣做,也不用擔心那極小的意外發生,讓人能夠鑽漏洞,抓住了找理由。

都是千年的狐狸,就不用藏著噎著了,放馬過來吧!

而老朱也是不想讓朱標過早的涉足黑暗,給朱標保護的挺好的。

朱標很聽話,也很孝順,行事也對的起老朱的栽培。

老朱是極為滿意的。

所以並未明說。

言傳身教,朱標好像明白了老朱的用意,像似有所得一樣。

一個負責教人生所得,一個負責感悟,相得益彰。

鄭雄第一天就出了京城的地界,隨後到了滁州的地盤。

規劃的路線剛剛好,沒有大的誤差。

而有了老朱的安排,這段路程很舒心。

沒有不長眼的,相反還受得了不少人的參拜。

醫侯的牌匾在側,隻要直接或者間接得了鄭雄恩惠的,都會心存感激。

普天之下,有且隻有一個醫侯,而百姓的要求很簡單,隻要一個官是個好官,就已經足夠被人追捧。

而鄭雄不提其他,僅憑在藥局所做,都不算差了。

現在鄭雄也切實感受到這群樸實無華的老百姓的心意。

做出來的事,能夠被人銘記,被人感激,那麼就不白來這一趟。

職責所在,那麼縱使被人針對,道之相左,與人為敵,也是值得的。

短短的旅途,鄭雄的心裡仿佛經受了一場洗禮,加深了自己的信念。

鄭雄到了滁州的驛館,所享受到的待遇也是極好。

單人單間,乾淨整潔衛生,光是看到就知道驛館裡麵的人做了多少功課,費了多大的心思。

旅途過的很快,如同老朱預料的一般,過的舒心,一路順利。

這天,鄭雄等人便到了廬州府的地界。

鄭雄還以為如同以往一樣,安靜的享受旅途的風景就好。

結果不順心的事情如約而至。

天高皇帝遠,離南京城越近的地方,治安越好,官員乾的也更好。

離得遠了,那麼總有沒被老朱的光芒照耀的地方,行著不法之事。

當鄭雄的車架經過,迎麵而來的幾人跪在馬路中間,舉著牌匾,大聲的說著委屈,訴說著冤枉的話語。

攔路告狀,本以為隻會出現在電視劇中的情節,卻是以這種方式,真切的呈現在鄭雄的眼前。

儀仗中贈送的侍衛,紛紛攔在車架的前方,準備驅散告狀之人。

鄭雄心中好奇,連忙攔下幾人,從馬車中下來,對著幾人說道。

“本侯鄭雄,得蒙陛下厚愛,封為醫侯,爾等攔路告狀,所為何事?”

鄭雄做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點名身份。

見鄭雄年輕的模樣,幾人有些失望,但是鄭雄說出來的身份,又讓幾人確定了,趕緊繼續叩拜道。

“侯爺在上,小的幾人有冤屈在身,還請侯爺能給俺們做主啊!”

與尋常的開局一樣,鄭雄首先疑惑道。

“你們有冤屈為何不尋當地的官員?讓他們給你們做主,反而攔住本侯的車架,又是為何?”

這話有點多餘,鄭雄已經有了答案,但是還是這麼說了。

而接下來幾人的回答也證實了鄭雄的猜測。

“侯爺有所不知,小的等人去過縣衙,告過狀,但是沒用,因為是民告官,所以在縣衙先給打了一頓。”

“之後說俺們證據不足,不予審理。”

“俺們不服,便去了府衙告狀,結果剛到了府衙所在,便被俺們縣衙的人給抓住,給送了回來,又是一頓毒打。”

“還警告過俺們,說整個廬州府,都有縣衙的人,就算俺們能告到府尹那裡,也不是事,這次是給教訓,若有下次,就不止是毒打了。”

“從這之後,俺們也怕了,不敢再往上告狀。”

“本以為冤屈從此洗不脫了,恰逢侯爺經過,小的幾人又不甘心,便想最後再試一試。”

事情簡單明了,跟後世上訪的一樣,有冤屈,總想找個說理的地方。

彆的地方也不是不受理,但是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地方,那就是辦事處。

為了消息的及時傳遞,也為了方便處理府與縣的關係,方便辦事,送禮啊這些,所以在府衙也有著地方的辦事處。

唐代的朝集使,進奏院這些,明清時的會館,就相當於駐京辦的存在。

有些東西一脈相承,好的時候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也能極大的提升地方與中央的交流。

但是有著積極的地方,自然也有看不見的齷齪。

像這樣上訪的平民,到了府衙,不想管你的事,那麼你的命運就可想而知。

首先就是通知地方,讓他們自己處理,而且還得處理好。

而到了地方,結果顯而易見,本來就沒給你處理,更不可能給你處理了。

而且還犯了忌諱,對於這種刺頭的結果,一頓毒打都還算好的。

現在幾人還能站在自己的麵前,就能看出縣衙的人還不算太壞。

聽完這種常規操作,鄭雄也感興趣了,便問道。

“那麼,爾等的冤屈是什麼?”

鄭雄接連發問,幾人的心情也越加激動。

願意聽你說,那麼肯定有其他的意思在裡麵的。

可是還不等幾人說話,縣衙的官員便匆匆趕來,及時的止住了幾人的話頭。

“下官不知侯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請侯爺恕罪。”

“這幾人不知天高地厚,驚擾了侯爺的車駕,吾等立馬叫他們離開。”

說完,便從到來的官員身後走出幾人,想要強硬的將告狀的幾人帶走。

鄭雄連忙厲聲的製止道。

“且慢,本侯閒來無事,剛好想要聽聽,等本侯聽完再說。”

“你們幾個繼續說。”

相比於製止的話語,鄭雄的態度更讓人難受,到來的官員手足無措,隻能眼巴巴的看著幾人將事情的經過漸漸說出。

“是,小的們是縣中之人,家中都有幾畝良田,日子也還過的去。”

“但是自從陛下封侯以後,咱們廬州便出了個南雄侯。”

“本來,侯爺高高在上,跟咱們沒有關係,但是從前年開始。”

“侯爺的子嗣重新回了廬州。”

“聽聞,侯爺的子嗣回了廬州,便大肆搜刮土地。”

“良田更是其中重中之重。”

“若是買賣還好,大不了再去置換一份產業便是。”

“隻是,侯府行事,漸漸的也不管規矩了,同巧取豪奪沒啥兩樣。”

“咱們幾家的良田也是被其置換,說是俺們離得近,好打理。”

“隻是俺們去置換的田地一看,卻是不對。”

“明明隻是一座荒山,卻跟我等說是良田,欺負人也沒這樣的。”

“想要理論,卻是被告知,已經置換完畢,不能更改。”

“小的們明明沒有同意,自然不同意了,之後發生的事就是一直挨板子,還請侯爺能夠給小的們做主。”

聽完了故事,鄭雄便有些興致缺缺了。

同樣是侯,自己不見得就比彆人厲害。

再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天下苦命的百姓多了,自己也管不過來。

而且這都是老朱該管的事,該殺殺,該埋埋,自己還是不多置喙了。

鄭雄雙眼一瞪,便對著前來的官員說道。

“你們作為縣衙的父母官,事情的對錯,本侯不想過多的問詢。”

“隻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爾等也應明白責任之重。”

“百姓吃不上飯,沒了田地,都是爾等的失職。”

“既然告到了本侯這裡,也不能不給個交代。”

“本侯在這裡問你們,能不能給他們安置田地棲身,讓他們有所出?”

本來還以為鄭雄有什麼正義之言,結果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解決不了事情的本身,便換了個角度解決。

告狀之人有些沉默。

有些不甘心,畢竟是曾經耕種的田地。

但是鄭雄能給個結果,相比之下,條件又好了太多。

所以都沉默不言。

而前來的官員聞言,卻是臉色一鬆,這個倒是好辦的多了。

“能辦,吾等這就給他們安排田地,保證不耽誤春耕,讓他們又所出。”

鄭雄滿意的一笑。

硬剛啥的,隻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內,才能顯現。

現在都被停職,還多管閒事乾嘛。

再說手也伸不了這麼長。

能夠用現有的爵位給他們謀個吃飯的地方就不錯了,其他的根本做不了。

現在也算是能夠給個交代。

見事情解決,鄭雄剛想離開,又被人給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