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一揮手,朵朵蓮花憑空而生,越聚越多,瞬間在牟尼河上搭出一條蓮花之橋,芬芳暗渡,口鼻留香,花團錦簇,沐浴天光,口中喝道:
“取經人,還不速速上橋?真經隻贈有緣人,寶光山之門今日洞開,下一次開啟還不知要過多少萬年,切不可猶豫,誤人誤己!”
跟隨而來的佛門信徒們一個個熱淚盈眶,跪倒在地,口稱阿彌陀佛,這次跟隨,能看到這許多菩薩,已經是超過預期,此行不虛!
另一邊天空,玄黃道人微微一笑,一拍身下白鶴,那白鶴衝天而起,轉眼飛臨潛龍峽穀上空,化成萬千白鶴分身,在峽穀兩端搭成一座鶴橋,微成拱形,天光照耀之下,如七色彩虹之拱,間雜聲聲鶴鳴,如人間仙境,讓人向往,口中詠道:
“白鶴架仙城,自鳴出天聲,請君徐徐走,本是尋道人!”
這次輪到道家信徒歡呼雀躍,不能自己,口稱無量天尊,跪倒敬拜,感慰三生。
兩條路,一蓮橋,一鶴橋,就問你怎麼選?
取經四人互視一眼,皆會心一笑,金道佛是師傅,當然由他邁出第一步,但還未等他邁出,雷音大士何等的修為,立刻知道大事不妙,心中立斷,口中喝道:
“且住!在你等走出之前,我有一事必須事先說明,我佛門既為取經首倡,你又在楚漢國經曆了法事敕賜,卻不要以為這一切都沒有因果!
現在看來,你等諸事不明,我還是仔細說與你聽,才知道其中的利害!”
道家仙人群中,王頂道人神識傳道:“玄黃師兄,這和尚看出事有不諧,要出妖蛾子,上強硬手段,威逼利誘了!”
玄黃道人哂笑,“那又如何?這些和尚數個紀元來都無甚長進,學的是佛法,行的卻是霸道,不知順天應事,真正對佛門又有多少幫助呢?
上手段又如何?真去了寶光山又如何?采取這種強迫之勢,得了表象,卻失了民心,惡了天道,得不償失,就還不如不做!
你們以為我道家真的想廣傳道藏?非也!就是要逼著佛門行霸道之舉,這樣的取經卻與它一直標榜的佛門氣度格格不入,如此自相矛盾,嘿嘿,便再過百萬年,他佛門也是老二,爬不到我道家頭上去!”
一眾道人皆感歎不已,現在的道家,無論在內景天還是外景天,相比佛門都占據了整體上的優勢,這樣的優勢讓他們心態更平和,目光更高遠,更懂得捉到佛門發力後的漏洞來後發製人,
就像這次的取經事件,全程道家做了什麼?基本什麼都沒做!
先期幫了金道佛一次,沒提任何要求;中期路過取經一次,驚走雷音大士,甚至都沒和李績說話;中後期在凡間掀起了一股取經也可羅浮行的浪潮,謀略深遠,卻不是真的致力於想讓取經人上羅浮,根本目的還在於激怒佛門(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