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也是有潮汐現象的,而且比大海來的更猛烈,更危險,更持續。
潮汐現象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指海水在天體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習慣上把海麵垂直方向漲落稱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動稱為潮流。人類的祖先為了表示生潮的時刻,把發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發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在宇宙中的潮汐又有不同,這裡沒有海水,隻有大大小小的星體,星海潮就是一片空域廣闊,星體密度極大的空域,在更強大的天體引力下,不斷翻滾而上,又回落蓄勢的現象。
這是迄今為止,李績看到的最壯觀,最震撼的大範圍群星異象,潮起時,要持續數年,數十上百億顆星辰一起滾滾而來時,這天地間沒有任何能阻擋它們的力量,真君不行,五衰不行,恐怕再往上的修士也不行,那就根本不是人類能夠控製的力量!
在如何選擇通過的方式上,可讓他犯了難!
從距離上來說,這最後一個階段的距離正常飛行的話需要大概十年的時間,而一次漲落潮的時間會持續四年左右,也就是說,他要想渡過這段距離,就必須在其中經曆至少三個漲落,
如果趁落潮時衝入,四年後漲潮時頂住繼續向前,再四年後借落潮衝過最後的二年路程;但這是理想狀態,落潮時他能順勢借力,估計不會耽誤時間,但漲潮時那可就說不準了,彆說能否頂住潮勢繼續向前,就是哪怕能維持不被衝的後退都有疑問,又如何計算後來?
或者乾脆趁漲潮時逆勢衝入?這種方式更不靠譜,因為明擺著這樣做的話,他在這段路途中處於漲潮期的時間就要多於落潮期,這是自找麻煩。
為什麼左周修士在這個方向很少有飛往其他星係的?就是這個原因,星海潮的存在,讓任何境界的修士橫渡都變的異常艱難,其中更是風險極大!
海水潮汐時,還有暗流湧動,浪礁衝撞,渦旋叢生之時;到了這宇宙,星潮翻騰下,那衝撞起來的可是大小不一的星體!互相之間更可能產生一連串連鎖反應,到時數顆數十顆星體撞在一起,隻憑修士這點肉體,又哪裡還有命在?
臨到家門口,卻遇見最危險,最無奈的星潮,也是命數!
李績到達星海潮時,正處於漲潮階段,關鍵是他也不知道這是漲潮的第一年還是最後一年,如果是熟客,從潮湧強度來判斷的話,應該可以得出一個準確結論,但他是第一次來,又哪裡知道規律了?
從出玲瓏起,他在宇宙中已經漫行七十年,能不能在百年之內回得左周,就全看如何渡過這星海潮。
猶豫也是一瞬間的事,到了他這個境界,已不可能為某事而舉棋不定,幾乎是刹那間,他就做出了決定:
不等落潮,先衝進去再說(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