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有三隻玉簡,同樣的顏色,同樣的質地,這種東西是最容易保持的,
至於丹藥,未見任何玉瓶;在傳記野史中,總有福厚之人通過種種奇遇得到多少年前的上古奇藥參果,結果功力大進,一飛衝天,他就奇了怪了,丹藥沒有保質期麼?沒有有效期麼?便是石頭,萬年後也有可能變成翡翠玉石,這丹藥還能新鮮依舊?
任何保存,也躲不開時間的侵蝕,除非你能找到永恒!真是無腦的想象力!
拿起第一隻玉簡,上麵的刻錄還算清晰,
“餘東海晏氏伏,幼年學道,偶有小成,三十築基,百年成丹……然修道之路,荊棘叢生,非我野修之輩所能望其頂者,金丹之後,前路已絕,天梯無力,大道無緣……遂於三百年時結哭嬰,不成……四百年時受他人蠱惑,煉蠱入心,終成哭嬰,此時,已五百歲矣……”
李績一路讀來,唏噓不已,這是個叫晏伏的散修,也是晏氏一族的老祖宗,年輕時機緣巧合入了道,憑借出色的天賦潛力一路修行上來,從他的境界提升速度來看,沒有門派的支持,也不比李績這樣的所謂精英慢多少。
但金丹之後,沒有門派的支持,沒有體係的修練,終於後繼不續;天梯不力,指的是拿不到那一絲界外之靈,這在散修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不知是爭不過人?還是就根本沒有天梯的資格?
哭嬰,指的便是未依靠界外之靈而成就的元嬰,雖然有元嬰的基本特征和能力,但是嬰不成-長,又有何用?嬰兒長不大,便會一直啼哭,故修真界戲稱其為哭嬰!
連哭嬰都成不了,於是隻好借助蠱之一道,這回終於成了,不過在隨後的歲月裡,卻飽受心蠱的折磨。
“煉蠱成嬰,災難之始,彼此感知,避無可避,至此,蠱道圖謀初顯……又有流亡之地,沆瀣一氣,彼此勾連……餘自此方知,大謬矣!……數百年修道生涯,何以入此絕境?蠱道,流亡之地,非吾私心苟同者,於是自困晏海城,建晏海樓,修道之法自吾而絕,不再傳之族人……吾這裡,無丹無器無財,唯心得數篇,若有後來者得之,勿使泄露於晏氏,切記!”
又是蠱道!
這晏伏以蠱道成嬰,才發現成得蠱嬰後,就算真正上了蠱道賊船,元嬰蠱修之間,已能互相辨識,換句話說,他已擺脫不了蠱道的控製,從此淪為蠱道的工具。
這和軒轅外劍的桑老不同,桑老雖也是金丹期煉的蠱,但同樣在金丹期剮心去蠱,壯士斷腕,然後通過自身的努力成得元嬰,從這一點上來看,桑老當時的心智決斷是在晏伏之上的;但從對蠱道的了解上,卻毫無疑問是煉蠱成嬰的晏伏了解的更多些。
晏伏雖決斷稍晚,但也是個有毅力的,不願和(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