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答應我,不要和玉清修士發生衝突!”安然堅決道。
“這個我還真答應不了,”李績不容置疑道:
“我不能保證不殺人,當然更不可能保證不渉及玉清,諸事未明,我不會自縛手腳!但我答應你,不會以劍修手法現世,江湖事江湖了,已經在玉清手下逃脫過一次,我還沒膨脹到自以為還會幸運逃過第二次,放心吧!”
一天後,李績離開千機穀,向東傳送。
他的對外身份變成一個小城破落家族的外家子,父母雙亡,十餘歲便離家出走,再未回返過;這樣的年輕人在東海不計其數,或為尋仙,或成遊俠,或經求學,或在外地成家立業,或客死它鄉,查無可查,尋無可尋,這就是東海年輕一代中,沒有家世,沒有資源,又不甘於平淡的年輕人最普遍的選擇。
身份當然是通過安氏安排的,在東海中部,這樣的小事對修真大族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誰也不知道這個外家子到底經曆了什麼?所以,他可以是散修,也可以是遊俠,隨處境而定,倒也方便。
因擔心時間拖的較長,情況有變,安然直接幫他傳送至晏海附近的大城,剩下的二,三千裡便由他自決。
………………
晏海樓是晏海城最著名的建築之一,獨出堤岸,麵朝大海,這座樓高七層大型石砌飛簷塔,和東海大部分木製建築有所不同,所以也經的起時間的考驗,上千年來一直屹立不倒。
晏海樓是晏家私產,晏氏也是這座城市最古老的幾個家族之一,在一貫以人文詩詞藝術自詡的東海人看來,晏氏在東海文學界的地位,便如玉清在東海修真界的地位是一樣的。
是因為晏氏的詩書傳家成就了晏海樓,還是因為晏海樓絕美的風景成就了晏氏,誰也說不清楚;就其真實用途來說,作為東海藏書最豐富的私人書塔,千年來向所有士子文人免費開放,確實為它迎得了獨一無二的聲譽。
晏氏祖宅就位於晏海樓不遠,一街之隔,宅院並不太大,在晏海城遠稱不上豪奢寬闊,卻格外的有一股曆史傳承的文化沉澱之氣,這不是一代人可以做到的。
晏述忙了一整日,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了自家在祖宅中的小院子,晏氏人口並不繁茂,家主是晏塗,和安然同一輩份,晏述是孫輩,在家族中的地位並不高,不是嫡支的原因,而是,他不是文人。
在這個詩書傳家的家族,沒有讀書天賦就意味著被邊緣化,就象修真家族中沒有修行天賦的子弟一樣;所以他被家族派以打理家族產業的事務,他倒是無所謂,相對於整日捧著書本搖頭晃腦的和一群酸儒浪費時間,他其實更喜歡在外和人打交道。
所以,對家族目前的困境,他比其他族人要看的更清楚些,雖然(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