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不緊不慢的往前遁行,身後半個追來的修士也沒有,至於前方,很多都還沒有接到法旨,也就更沒人來找他麻煩。
世事奇妙,當一個人,為了某件事,某個危險而百般準備,千般算計之後,當真正開始時,他會發現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無比的順利,仿佛之前的一切準備都是白費一般,就象這次的逃亡。
同樣的,當你覺的非常容易的事,不過是一段散心的旅途,卻會在隨後被越來越多的麻煩纏身,不可自拔,就象雙峰之行。
天道喜歡開玩笑。
李績知道現在的安全不過是暫時的,等玉清教完全反應過來,發動所有力量全洲搜捕他時,那才是真正的考驗;逃亡的真諦在於遠離一切潛在的危險,而不是去挑釁,當你能察覺到危險時,你基本已經逃不掉了。
三天後,沿路飛往玉清教的修士多了起來,李績稍加打聽,也明白了為什麼,玉清門將於三日後在其宗門漱玉山舉辦大型法會,築基以上修士皆可自-由參加,這個消息,讓他的計劃又多了一層成功的可能。
春曉法會非常著名,其實這是個係列性的法會,還有夏末法會,秋實法會,每二十年一次,輪轉舉行,所以,玉清門上一次舉辦的春曉法會還在六十年前。
春曉,夏末,秋實三法會其實起源於古老的近古第一門,太上感應門,這個傳統,在太上感應門分裂為太清,玉清,上清三支之後,也被分彆繼承了下去。
故此,這個二十年一次的係列法會其實就是三清道門在東海臨洲,西戈沙洲,南羅寧洲三洲的主權宣示,自我標榜,和實力展示;在法會數千年的進程當中,三清道門其實也曾邀請過軒轅劍派組織冬凜法會,這樣湊足春夏秋冬和四大洲,也算是修真界的一樁盛事,奈何軒轅不領情,最後不了了之。
三季法會的講道對象偏向金丹期修士,當然也免不了對之前低境界的總結,和對元嬰的展望,所以,外洲慕名而來者不少,金丹修士,無論財力還是實力,都已可勉強跨洲而遊了。
三岔鎮,向東距離玉清百裡,向南距離藍海百裡,是過往商旅一個很重要的分岔口,對李績而言也是這樣,最終選擇什麼樣的脫困方式,在這裡他必須作出最後的決定。
到目前為止,可行的,具備操作性的計劃有二個。
第一個計劃,向南飛渡藍海,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完全避開玉清門的搜捕;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單論渡海的話,其實應該從東海臨洲西側廣陵宗一側入海,距離北域最近,事實上,這也正是玉清門重點搜索布防的區域,再加上地主廣陵宗的幫助,可以說是插翅難飛。
從這裡選擇位置入海,李績當然不是渡海回北域,那也實在太繞遠,他(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