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這些話,羅南的目光又回到了劇本上,與戴安娜有關的事情,一向都很有賣點。
安迪-哈裡斯還在推銷:“我和皮特-摩根在劇本籌備期間,掌握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內幕,但我和他發誓,不會將這些公諸於世。因此,這部電影的目的,也不是去挑戰任何人。”
羅南說道:“關於王室和那件事的傳記很多,其中有些不適合在電影中出現。”
“這絕不是針對王室的諷刺電影。”安迪-哈裡斯保證道:“劇本有明顯體現,我和皮特-摩根的設計中,影片沒有不道德和誹謗。”
他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戴安娜與女王的故事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這個年輕的王妃向曆史悠久的君主權威發出了挑戰,而當她罹難,王室竟然保持著驚人的沉默。起初王室中沒人知道該如何反應,但很快表現出悲痛的情緒。不過,這一切讓人懷疑,這份情感是真是假?這種情感和公眾的情感是否一樣?”
羅南並沒有做決定,因為他與威廉的關係一直不錯,這是必須考慮的一點。
但商人的天性,讓他在麵對這樣一個未來存在極大價值的電影項目時,又不願意放棄。
羅南還是想了安迪-哈裡斯更多的打算,問道:“這樣一部電影,必須要小心翼翼。”
安迪-哈裡斯說道:“女王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個國家,她不應該被責備,唯一真正應該責備的,是公眾和我們對根本就不了解的事物指手畫腳的欲望。”
他進一步強調道:“影片的主題其實是新舊世界之爭,這是關於終結傳統的故事。創作一部關於女王的電影就如同要拍攝一部關於自己母親的電影,在英國,女王真的就是國家母親的象征,所以我不希望,也不能出現任何偏頗和輕率,必須摒除所有偏見和負麵影響。”
羅南合上劇本,問出了關鍵:“做過預算嗎?”
安迪-哈裡斯說道:“可能需要2000萬美元以上的製片投入。”這也是他擔憂的地方,趕緊說道:“戴安娜和王室的題材,隻要拍好了,收回投資肯定不是問題。”
這一點,羅南也很清楚。
作為故事素材,戴安娜的死為提供太多的創作空間:無情狗仔隊追逐下的可怕車禍;名人的英年早逝;飽受爭議的愛情未及圓滿提前夭折;還有對一位知名女性的死因負有重要責任的媒體備受斥責等等。
自從1997年那場車禍開始,無數人都在發戴安娜的死人財。
羅南緩緩點頭,說道:“這樣吧,哈裡斯先生,你的劇本我先收下,項目具體的情況,我還要再考慮考慮。對,把你的聯係方式留給我。”
安迪-哈裡斯趕緊送上名片,還在為自己加砝碼:“海倫-米倫女士,已經同意出演女王。”為了後麵可能的談判考慮,他又說道:“(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