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勢浩大的市場營銷、大量封麵人物的投入、影片本身所引起的爭議、以及梅爾-吉布森的個人魅力,一起造就了該片本周末不平凡的首映。”
坐在比弗利山莊麗晶大酒店的咖啡廳中,來自德比齊院線公司的霍德爾臉上全是懊惱,一個多月前看似不經意的選擇,竟然錯過了《耶穌受難記》這場票房盛宴!
雖然知道使館影業發行的片子成功率高的嚇人,但誰能想到,連《耶穌受難記》這種題材的片子,他們都會運作成功。
霍德爾摸了摸鼻子,後悔是肯定的,不過事已至此,隻能想辦法彌補。
至於向他施加壓力的那邊會怎麼想,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了。
不管怎麼說,自己已經拒絕了首個周末,也算有個交代,後麵再放映也不算什麼,現在正是電影淡季,影院中冷冷清清,哪怕不靠票房盈利,沒有客流量賣品也隻是擺設,《耶穌受難記》既然能吸引大批觀眾,乾嘛要跟收益過不去?
霍德爾仔細看起手中的報紙,娛樂版頭版頭條異常醒目。
“《耶穌受難記》稱冠北美!”
想想爭議引發的熱度,票房冠軍似乎是這部影片應得的待遇。
霍德爾沒有想到,《耶穌受難記》與當年馬丁-斯科塞斯同題材電影的結果完全不同。
那時爭議帶來的是票房大撲街,如今爭議卻導致開畫周末票房大爆。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時代不同導致的結果不同?
爭議竟然與票房開始直接掛鉤了。
“儘管遭到宗教人士抗議,梅爾-吉布森的新片《耶穌受難記》在票房上絲毫不受影響,相反,數周以來美國各大媒體對此片鋪天蓋地的報道無疑等於為它做了免費廣告。開畫周末放映結束以後,《耶穌受難記》在北美拿到8621萬美元,遠遠拋開第二名《初戀50次》的3982萬美元,榮登北美票房榜冠軍。”
看到8621萬美元這個數字,霍德爾咋舌不已,這不是一般的票房大賣,而是票房超級大爆!
如果沒記錯的話,使館影業好像以4000萬美元買斷的這部影片全部版權,僅僅北美首周末票房就有8621萬美元,這筆買賣還能再劃算嗎?
羅南-安德森的眼光真的是好的驚人,偏偏自己受到某些人的壓力,以為拋棄這種題材的影片還人情不算什麼,結果變成了個蠢貨。
首周末放棄了《耶穌受難記》,霍德爾覺得德比齊影院公司損失很大,好在也算是還了人情,以後那些人再想讓他做例如拋棄羅南-安德森看好的影片之類的舉動,他就直接噴他們一臉!
能帶來海量客流的電影不放映,難道去放你們那些撲街的破片子嗎?
霍德爾繼續去看報紙。
“《耶穌受難記》創造了北美電影市場二月份最佳單日票房紀錄、最佳開畫周末票房(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