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最後一個周末,《地牢圍攻》在北美全麵上映,由於之前引起的一係列爭論,導致熱度急劇升高,首周末開畫影院由最初的2500家左右增加了2920家。
在很多影評人的評論中,不但這屆觀眾不行,這屆院線也不行!
《地牢圍攻》本來就是全方位的爛,又與影評人結下如此深仇大恨,其享受到的待遇可想而知。
北美上映第一天,以收集影評人影評作為評分依據的爛番茄網站上麵,《地牢圍攻》成為了最為引人矚目的電影。
因為這部影片刷新了爛番茄的各種記錄。
《地牢圍攻》在爛番茄上標記為腐爛,指數低至史無前例的百分之三!影評人平均打分23分!
用《好萊塢報道者》專欄影評人托德-麥卡錫的話來說,《地牢圍攻》就不應該立項,不應該拍攝,更不應該上映。
《洛杉磯時報》的專欄影評人肯尼斯-圖蘭如此說道:《地牢圍攻》這樣的電影出現在影院中,是整個電影產業的悲哀和墮落!
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沒有直接評論這部影片,隻是留下一句話:我以評論《地牢圍攻》為恥!
《地牢圍攻》的各種口碑,不出預料的全麵淪陷。
IMDB上麵,《地牢圍攻》的用戶平均打分下滑到了3.5分。
即便是寶哥後援團的成員,烏維-鮑爾版塊評論組的成員,基本也沒有人打分在5分以上。
《地牢圍攻》確實爛出了風格,爛出了特色。
在最能反映影片觀眾口碑的CinemaScore方麵,影院觀眾現場打分為“E”,用CinemaScore的衡量標準來說,就是不應該被拍出來的爛片。
一般情況下,影院觀眾現場打分為“E”的電影,商業上的表現會慘痛的叫製片方不忍心去看。
“賴特,你覺得這個數字能實際反映出影片的真實市場狀況嗎?”
拉斯維加斯百麗大酒店的一間豪華套房中,CinemaScor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艾德-明茨看著手中的報表,問自己的手下:“預測首周末票房1600萬美元,北美票房落點4000萬美元?”
賴特-索伯斯基說道:“《地牢圍攻》的觀眾打分為E,按照我們的計算公式,影片的票房會更低。這已經根據影片引起的火熱動態,翻了數倍。”
艾德-明茨搖頭:“我們根據影院觀眾現場打分的計算公式準確率是非常高,但你們的工作方式是不是有點僵化?並不是每一部電影都適合套入計算公式,《地牢圍攻》是我們的公式根本計算不出來的那種片子。”
“可是……”賴特-索伯斯基一直對CinemaScore由現場觀眾打分進行票房預測的計算方式深信不疑:“這套公式讓我們預測對了無數電影成功或者失敗。(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