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在觀眾前放出消息,到如今從北美所有影院下檔,《女巫布萊爾》在觀眾中引起了劇烈的震蕩,從最開始的好奇,到中間的熱情,再到最後的指責乃至謾罵,這部影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名聲已經臭了。
但讓很多媒體和業內人士感覺詭異的是,哪怕主創人員接受媒體采訪曝光之後,依然有為數不少的觀眾在罵聲中進入影院,去觀看這部甚至算不上電影的電影,然後邊罵邊看。
這也給人造成了一種錯覺,罵聲帶來的熱度能延續到續集上。
《女巫布萊爾》最後離開影院時,北美票房停在了1億5652萬美元這一數字上。
1億5652萬美元,也讓《女巫布萊爾》暫時排在1999年北美票房排行榜的第八位。
前麵七部影片,哪一個都大名鼎鼎。
今年暫時排在第一位的是《星戰前傳:幽靈的威脅》,緊隨其後的是《靈異第六感》,後麵還有《玩具總動員2》和《黑客帝國》等等……
能與這些大名鼎鼎的影片並列,《女巫布萊爾》也被媒體授予了一個可能會記入電影史冊的稱號——偽紀錄驚悚片始祖。
作為幕後的運作者,羅南默默無聞。
這也是他想要的效果。
誰願意搶這個風頭儘管去搶,反正羅南不會傻乎乎的站出來。
不是每個人都像羅南看得這麼清楚,比如影片的導演丹尼爾-麥力克。
這位被羅南推到前台的導演,登上了新一期《時代雜誌》的封麵,幾乎搶走了所有《女巫布萊爾》帶來的風頭。
隨後,丹尼爾-麥力克又上了奧普拉脫口秀。
這位導演將所有的功勞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一時間,丹尼爾-麥力克風光無限。
如果評選1999年“好萊塢年度風雲人物”,丹尼爾-麥力克絕對能夠入圍。
夢工廠影業也借此勢頭召集新聞發布會,宣布開始籌備《女巫布萊爾》的續集。
媒體這時才意識到,《女巫布萊爾》的拍攝版權已經轉到了夢工廠的手中。
一時間,相當多的媒體都評論相對論娛樂的決策層腦袋進水,是一群蠢貨。
甚至有媒體記者想上門采訪,但相對論娛樂秉持羅南的策略,一概保持沉默,在默默無聞中數鈔票。
猥瑣發育,不要浪。
這種情況都要浪的話,很可能會被唾沫星子淹死。
隨著《女巫布萊爾》下映,北美票房分也很快到賬,這部影片不涉及外來投資,不用特意做賬,利潤也隻是在相對論娛樂和使館影業之間流轉。
使館影業的會議室內,加西亞看著報表,說道:“昨天下午,所有北美票房分成全部到賬,我們總計在北美獲得7950萬美元票房分成。”
這話音剛落,會議室響起一片掌聲。
院線發行(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