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寧誌恒正在自己的書房裡,心無旁騖地練習書法,沉醉於筆墨之間。
易華安敲門而進,將剛剛購買回來的,當天的幾份報紙放在一旁的茶幾上。
然後來到輕手輕腳地取過茶葉罐,紅木勺舀上茶葉放進蓋碗,用旁邊壺中的熱水淋過,一股氣流攜帶著茶香嫋嫋上升,再次倒入熱水,不多時,清香溢滿了書房,看寧誌恒專注與行書練字,便轉身退了出去。
過了一會,寧誌恒緩緩寫下最後一筆,隨即放下手中的齊筆,轉身來到沙發上坐下,拿起茶杯輕輕的抿了一口,然後從茶幾上撿起一份報紙,觀看了起來。
不論到哪裡,他有每天看報的習慣,一般都是本地發行量和影響大的報紙,他都會審閱一遍,從報紙上內容可以分析出很多隱含的信息,是了解本地情況和當下的時局最快捷有效的辦法。
這個時候的南京,日本人和南京偽政府對出版、文化事業管製強化,輿論和宣傳都處於嚴密控製,南京能夠發行的報紙不多,基本上都是官方報紙,諸如《聯合時報》和《中華日報》之類的,全都是為南京政府和日本人喉舌,禁止任何反日和攻擊偽政府的內容,除此之外,當然也有些商業新聞和廣告欄目。
寧誌恒看報紙很快,沒用多久就看完一份《中華日報》,放在一旁又拿起了一份《新南京報》,沒看多一會,突然間,他的目光一凝,在這份報紙的雜欄裡,有一段內容立時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是一段尋人啟事,尋找內容是,尋找表哥王永長,下麵是被尋找人的容貌特征,最後留下了聯係方式。
之所以讓寧誌恒吃驚,是因為這段尋人啟事的內容,他太熟悉了!
這是前幾次和上海地下黨組織聯係時,在給農夫的情報上約定好的,上海地下黨組織給自己的信號回複。
第一次是中統特務孫向德被七十六號特工總部抓捕,自己給農夫報信,要求確認其身份,還是自己親自擬定的,尋人啟事的內容。
第二次是範鐘夫被捕,自己也是向組織示警,要求確認其身份,後來也是通過這個尋人啟事,確認其是地下黨組織成員,自己組織營救,可惜最後並未成功。
這兩次尋人啟事的內容和今天報紙上刊登的內容完全一樣,不同的是,之前兩次都是在上海,這一次竟然出現在南京發行的報紙上,這是什麼情況?
寧誌恒在腦子裡飛快的思索著,首先尋人啟事的內容如此相似,內容幾乎一字不差,這絕不是巧合,一定是上海地下黨組織的手筆。
這個尋人啟事的內容是自己定的,也隻有自己知道,地下黨組織這樣做,目的隻能是在召喚自己。
寧誌恒不禁有些奇怪,自己和農夫的聯係一向都是單線單向,除非是有重大情報,自己才會主動聯(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