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霍利爾執教時期,利物浦隊內的氛圍是團結和親近。
楊陽曾經聽人說過,霍利爾是那種能夠跟球員混成一片的主教練。
但這種局麵在貝尼特斯到來之後,被徹底改變了。
用隊長傑拉德的話來說,貝尼特斯就是屬於那種,在窄小的走廊上迎麵撞上了,他也不會客氣地詢問你近來如何,家人是否順心之類的。
“他如果開口,那一定是告訴你,你上一場比賽哪裡乾得不好,下一場比賽要怎麼打。”
“我感覺,他的人生裡隻有足球!”
漸漸的,主教練所帶來的這種距離感也改變了利物浦。
很明顯的一點,那就是利物浦客場比賽是經常更換室友。
教練組在解釋這條規則的時候,告訴楊陽,這是為了幫助球員彼此間熟悉。
但楊陽私底下也聽到過一種說法,據說這是貝尼特斯剛上台時,為了瓦解更衣室裡的小團隊,因為當時以傑拉德、卡拉格、裡瑟、哈曼和墨菲為首的一批球員走得很近。
具體到底是什麼原因,沒有人知道,但規矩就慢慢延續下來了。
球隊從埃因霍溫返回到英國後,又馬上南下到了倫敦。
利物浦客場挑戰切爾西的比賽又是一個中午,時間是十三點三十分。
這是一個很叫人感到鬱悶的時間點,因為不好做準備。
為了更好地備戰這一場比賽,所以利物浦提前一天南下,入住倫敦的酒店。
楊陽的室友輪到了哈維·阿隆索。
……
不管是在球場上,還是在球場下,哈維·阿隆索都是一個很紳士的人。
他喜歡看書,而且都是看一些讓楊陽十分頭疼的書,例如哲學……
偏偏他卻看得津津有味,很有當哲學家的潛質。
楊陽喜歡在賽前研究對手,這種習慣從阿賈克斯時期就一直延續到現在,貝尼特斯的教練組也十分尊重他的習慣,允許他攜帶自己的筆記本電腦。
每一場比賽之前,耶斯特丹都會像以往的路德·卡羅爾那樣,為他準備一份完善的對手資料,而從這些資料裡,楊陽就能夠感受到利物浦備戰的細致程度。
第一次見識到,那是在歐冠預選賽第三輪的首回合比賽,對手是以色列的海法馬卡比。
這支球隊名不見經傳,又遠在以色列,想要查找到他們的資料是非常困難的。
但貝尼特斯的團隊卻為此準備了一疊厚厚的卷宗,還有多張DVD資料。
卷宗有三四十頁,裡麵囊括了海法馬卡比每一名球員的詳細資料,他們的強項與弱點,他們如何進攻,如何防守,反擊速度如何,他們會在比賽中經常做出什麼樣的戰術改變……
這麼多的資料,足見貝尼特斯和特團隊的用心程度。
而且這還僅僅隻是一支以色列的弱旅。
像明天要遇到的切爾西,卷宗就高達六十多頁,DVD資料就有十幾張。
(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