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情書(三)(1 / 1)

傍晚的時候,魔都細雨毛毛沾沾,天色藍紫,人坐在車上,寒意和倦意同時襲來。

車子行駛在雨中,輪胎碾過雨水發出嘩嘩的聲音。翁楠希把車窗合上,車廂就形成一個封閉安靜的空間,雨刮器像催眠的鐘,從右往左把雨滴掃落。

大約安靜了十分鐘,翁楠希口袋裡的手機突然“叮——”了一聲,打破了沉默。

翁楠希仿佛被驚醒,從冥想中脫離,但沒理會手機,她調整著坐姿問坐在副駕駛的經紀人:“明天哪些安排?”

經紀人翻開早已準備好的小本,回答:“八點四十到九點,有個采訪;十點是服裝公司那邊的月度會議;中午十一點四十,和英格蘭電視台的記者會過來,邊吃午飯邊采訪,位置訂在了【愚翁】陸家店……”

翁楠希默默聽著,對這密密麻麻精確到分鐘的行程安排,早已習慣。

對其中一些細節處做出調整後,翁楠希接著又問,她不在國內的這些日子,圈子裡發生了哪些她需要知道的事。

這麼問,不僅僅是為了增長談資,以免被采訪問到時一無所知,同時也是掌握訊息,了解圈內資源分布的動態。

她現在不僅是個演員,也是經紀公司的大股東、多家公司的老板,最近所有生意飛速發展,需要她多線操作,精力難免有限,把經紀人當成秘書用,圈子裡的事讓經紀人彙總篩選後再告訴她。

經紀人熟練地拿出手機,劃出文檔,從新到舊一件件講給翁楠希聽。

“有幾家公司和平台湊在了一起,準備做一檔電子樂的綜藝,規模挺大,說是要做電子音樂版的《好聲音》。”

翁楠希感慨:“看來現在的綜藝行業,是真的找不到什麼新鮮的點子了。”

音樂四要素:節奏、旋律、和聲、音色。電子樂的出現和發展,屬於【音色】上的突破。然而電子樂一直在歐洲流行,好多年都擠不進華夏市場。因為多數華夏人的聽歌習慣,一向以歌詞為重,其次注重旋律,一首不能哼唱、不能傳達心聲的曲子,很難流行開去。這次華夏有公司盯上了這塊蛋糕,想仿照培養挖掘說唱和街舞的市場一樣,把電子樂的盤子做大。翁楠希並不看好結果。

她所知道的風險,那些公司和平台不可能不了解,但他們依然選擇去賭,多半還是因為現在綜藝市場,想做出大火的節目越來越難。

“綜藝流行的類型總共就那麼幾個,都被老牌節目占得死死的。像金導羅導那樣一個點子養活一個綜藝的人才太少了,現在要突破創新,隻能往小眾領域探索,”經紀人附和著發表看法,“脫口秀、說唱、街舞,現在就連密室逃脫、素人相親和律師工作日常都能做成綜藝了……”

翁楠希很少看綜藝。少數幾次觀看,也都帶著考察或觀察的目的。例如最近幾次(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