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遙提著水壺,給屋裡屋外的盆栽挨個澆水。
澆水不是時間一到,一股腦把水倒進去就可以的。得按植物類型,再看土壤的乾濕情況,酌情澆水。葉上積了灰塵,還得拿濕布擦拭。
是細致活。
家裡的活物,基本上都由翁遙來照料。
以前的時候,她有時忙起來也不著家,特意留了紙條,告知堂姐每盆花的照料方法,堂姐視而不見,導致她常常好幾天後回到家裡,發現植物幾乎枯死,隻得急忙補救。去年夏天,和堂姐吵完一架,徹底搬出屋子,隻抱了一盆蘭花走,對於其他留在那裡的盆栽,心裡沉重地已有了結局。指望堂姐把那些花草照顧好,等於眼睜睜目睹它們等死。每每想起,翁遙都覺得抱歉。
時隔大半年之後回到堂姐家裡,竟發現家裡的植物不僅沒死光,數目比她走前還多。這樣的事發生在嫌棄過植物跟她搶氧氣的堂姐身上,簡直是不可思議。
翁遙知道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然而當時正值堂姐陷入輿論的旋渦,真真假假、真中摻假的經曆到處流傳,網上群起攻之,翁遙也沒有契機和心情詢問堂姐突然養花的原因。她能做的,隻是在外頭的時候,不給堂姐添麻煩;到了家裡,在堂姐深夜忙到忘了吃飯的時候,燒點東西給堂姐吃;其餘的,就是把屋子裡的植物統統照料妥當,將它們安置在恰當的地方,讓家裡看著生機勃勃,不使人陷入抑鬱。
她的體貼還沒持續多久,就發現堂姐不愧是堂姐。這種足以斷絕演藝生涯的危機,被堂姐迅速晃開揭過,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堂姐緊接著開始忙於【我也是】的宣傳和擴散,接很多的采訪,出席很多的活動,抓住契機,不僅讓自己從一個二線演員,成為了聞名全世界的公眾人物,還把事業推到了下幾個階段,生意的規模和範圍都擴大了幾倍不止。有次堂姐一身酒氣地回來,和以往一樣,翁遙連忙去扶,然而堂姐卻沒有醉,穩穩地走進屋子,眼神明亮地說自己以後再也不用喝醉了。
忙起來的時候,堂姐每次回家幾乎隻是為了洗澡和換衣服,覺很少睡,經常深夜打著電話或電視視頻開會。出席見麵的人,都是在新聞頻道和報紙的新聞版上裡出現過的。不少人拐彎抹角找到了翁遙這裡,說想給翁楠希拍紀錄片,想為翁楠希出書,想讓翁楠希擔任某部電影的製片,想請翁楠希為某個公益活動站台……目睹著堂姐接觸的人和在做的事,翁遙隻覺得自己太過渺小,哪裡還敢用“為什麼養植物”這種小事占去堂姐爭分奪秒的寶貴時間。不敢的。
正當翁遙以為養花的疑問會存在心裡很久,久到她忘了問題或堂姐忘了答案的時候,某天,堂姐卻主動說了養花的原因之一。
為了收信。
堂姐(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