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覺這張叫作《群星閃耀時》的專輯,歌曲與歌曲之間少有關聯,即便是搖滾,也有重金屬、抒情、迷幻之彆,風格迥異,並不像普通的專輯那樣,有一個一脈相承的主題,或者概念。若非要找共同點,那就是都很好聽。
錄音室裡的版本和《IAMASINGER》的版本多少有些出路。這不是韓覺他們故意要改成兩個版本,方便衝銷量,而是比賽的時候,為了更大程度在五百位大眾評委的腦袋裡留下深刻印象,歌曲的編曲,免不了會偏向【競技】一點。
那些好歌和韓覺一同落到了科恩的手裡,科恩才不會浪費。他以【留史】而非【奪冠】為目標,把歌曲揉碎,給套上最適合的編曲,並且挖掘韓覺的潛力,終讓歌曲成為一首首經典。
科恩憑借韓覺的這張《群星閃耀時》,一舉翻身,成為圈內大紅人。
《群星閃耀時》更像是一張精選集,濃縮了一位傳奇歌手職業生涯中的所有閃光,非經典不得入選。而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就是無論在什麼時代去聽,聽眾都能被其歌聲曲聲抓住心神,烙印在記憶當中。
有人解析韓覺這專輯為什麼叫【群星閃耀時】。歌手之於樂壇,有流星與恒星之分。大多數歌手都是流星,一閃即逝,隻有少部分歌手是恒星,照亮文明的路。一首經典如一顆星,尋常歌手,有一首經典足以樂史留名。而這樣的經典,韓覺有十來首。一首歌一顆星,因此群星閃耀。
有記者去問韓覺,這般解讀是否準確,韓覺笑笑,不置可否,大家便以為就是這樣了。
韓覺的《群星閃耀時》對美利堅樂壇造成的深遠影響,如一次特大地震。山崩地裂,海嘯一片。沒有人敢擋在前麵。
無數的音樂人在歎為觀止瑟瑟發抖的同時,暗中卯著勁奮力拆解韓覺的作品,一個音一個音地研究這些歌曲,學習,模仿,試圖追趕……
毫無疑問,韓覺的影子將籠罩在今後所有的英文唱片裡。無論彆人承認與否,韓覺已經改變了美利堅音樂的走向和發展進程。
韓覺一人獨占市場,大為風光。
作為韓覺出名的踏板,《IAMASINGER》開始紅火,被提前預定。去年請不來的歌手們,紛紛找到路易和凱文,表示今年可以參加。甚至一些華夏的歌手,看到韓覺降維打擊式地圈錢,也很眼紅。美利堅的錢雖不那麼值錢,但好在競爭少,利薄多銷。於是也報名要參加。
韓覺今年二十九歲快三十了,還是虛歲,來美利堅發展的時間不滿一年,雖然【格來美】還沒開始,但沒人懷疑,韓覺交出的第一張英語專輯不足以令其封神。
被這麼一個華夏人肆虐了樂壇,美利堅的愛國之士當然是不爽的,罵罵咧咧,陰陽怪氣。或許這些人也是明白的(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