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出事那一年,三爺十歲。他記得清王妃身體一向不好,清王被斬後,身懷六甲的清王妃還等不及聖上對清王府餘下人等的處置聖旨傳下去,就身死命消。清王十二歲的女兒柴靈玉也受不住父母雙亡的打擊投河自儘,柴嚴亭收殮了母親與妹妹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清王是以謀逆罪被斬的,此罪禍及三族,本來建隆帝隻是想去了心腹大患清王,留下他的家眷以示天恩浩蕩。但清王妃和柴靈玉雙雙斃命後,建隆帝便對柴嚴亭起了殺心,不想留下這個後患給自己添麻煩。柴嚴亭也料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在舉喪之際逃走。
誰能想到,他逃走時還帶走了一個繈褓之嬰。
三爺出了宗正寺往回趕時,玄散湊上來低聲道,“三爺,屬下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三月前開陵驗清王屍骨是否在陵寢中時,侍衛也曾開過清王妃的石棺,清王妃屍骨腹部有一嬰兒屍骨。若是清王妃已產子,這屍骨……”
玄散頓了頓,“莫非是……移花接木?”
當時清王妃已死,誰又會去驗看她腹部的嬰兒情況如何?玄散不吭聲了,暗道這孩子能活下來,也是個奇跡。
三爺沉聲道,“不論是否此子,都無關緊要,要緊的還是柴嚴亭。”
玄散知道三爺這話說得對,便是那個孩子活著現在也不過十歲罷了,一個十歲的孩子能做什麼?真當天下人人都有他家郡主那麼聰明,十一二歲就能把她爹玩得團團轉?至於大皇子所求之事,玄散連問也不用問。
當年六公主生命垂危之際,求告無門的三爺途徑禦花園時,在園裡玩耍的大皇子見到三爺時發出的猖狂的笑聲,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年,玄散卻記得清清楚楚,更何況是三爺。當時已經十八歲的柴嚴昌,得知他同父異母的妹妹生命危在旦夕,卻是那般幸災樂禍。
憑什麼現在大皇子落難了,三爺就要救他的兒子,兄弟情?笑話!
另一邊,昌郡王妃已跟著陳祖謨到了玄妙觀山門前。守門的道士聽這男子說自己是九清師姑的父親,雖知九清師姑與她父親素來不睦,但他也不敢怠慢,立刻請了陳祖謨入門,並派人去給師祖送信。
正在靜房內凝神抄寫經書的小暖聽到她爹陳祖謨來了,把筆擱在硯台上,無奈歎氣。因為被困京中,小暖難得靜下心來研究本門的秘籍,這才抄了不過三頁,事兒就來了,“他不是自己來的吧?”
“還有一位帶著麵紗的瘦高女居士,青瓜也不知她的名姓。”玄妙觀的小道童青瓜脆生生地道,“師祖稍待,青瓜這就去問清楚。”
小暖喚住這活潑的小家夥,“無妨,請他們進來吧。”瘦高女施主一定不是柴玉媛,而且還帶著麵紗,小暖也猜個差不離了。
因這裡是道門又算是小暖的地盤,陳祖謨雖在京(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