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陰謀(1 / 1)

母子平安四個大字,如同甘霖一樣,瞬間澆滅了他們煩躁的內心。 她娘終於活了下來! 李湘蓮不由感歎道:“老大夫果然醫術高明。” 李三全就想往裡衝。 她一把將人拉住。 “咱們身上不乾淨,就這麼進去,很容易會叫娘親感染。” 李三全不信,反過來罵她道:“你這孩子就是心冷!那人家大夫都沒說什麼呢,怎麼你就有那麼多的話?” 這話一說出口,那可真是叫人寒心。 李湘蓮想都不想,就要給他一拳。 但是,田君昊控製住了她。 不知道什麼時候,田君昊來到了她身後,隻等她一有反應,便要控製住她。 她當然能掙脫開,但是那樣會傷到他的。 “伯父,阿蓮這句話說的沒錯。既然人沒事,還是叫伯母好好歇歇吧!” 李三全尷尬的坐了回去。 緊接著,他突然發現,這兩個孩子怎麼走的那麼近? 但他沒放在心上,他現在全身心思都係在屋裡的李母身上。 就連那個小嬰孩,被抱了回去,他都不在意。 這些孩子,最叫他放在心上的,是李湘蓮。 但在李母麵前,連李湘蓮都被他罵了,更何況其他的孩子呢? 老大夫一刻不出來,他就在外麵等。 明明知道人沒事,但隻要看不到他,他就覺得自己的心放不下來。 在產婆出來之後,他們又等了一刻鐘,才看到老大夫出來。 李三全著急的要越過老大夫,卻被李湘蓮一把拉了回來。 “你這丫頭,我是去看你娘,又不是去害你娘,你攔著我做什麼?再說了,我在這裡又沒有新衣服可換。難不成,往後的日子我都不能見你娘了嗎?” 李湘蓮特彆想點頭說是。 不過,老大夫率先說話。 “小姑娘也是為你好。產婦剛生產完,正是需要注意的時候。你這身上帶了太多外邪,萬一感染了產婦,就是大羅神仙也救不回來。” 李三全隻好乖乖的坐在原地。 老大夫叫她去一邊。 好奇問道:“你爹這是做什麼事?竟惹的你這般捉弄他?” “什麼?” “就是剛剛,你不叫你爹去看你娘?” 合著老大夫,你壓根就沒信啊! 那你還說的頭頭是道的,叫他以為我說的都是真的。 李湘蓮在心中腹誹道。 但這些話,她沒能說。 她隻能咬牙承認了這件事。 “嗯,是我小心眼,不想叫我爹第一時間見到我娘。” “那你早跟我說啊!我能叫你爹一直不敢去見你娘。” 嗯… 乾得漂亮! 她都沒問老大夫要怎樣做,直接定下了,要坑她爹的計劃。 誰叫他凶她來著,她可沒那麼容易消氣。 李湘蓮一邊想一邊在心中痛罵他。 他爹要是知道,因為那兩句話,接下來的一個月都不能見到自己媳婦,那他一定回到當初,將那兩句話嚼吧嚼吧咽下去。 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 老大夫明令禁止家屬探視。 至於李湘蓮和兩個孩子,那是不在禁止範圍之內的。 李三全一度懷疑是這老匹夫故意報複。 但老大夫說的太過嚴重,隻要他敢進去,那麼他媳 那麼他媳婦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為了自己媳婦,他隻能委屈巴巴地坐在原地。 李湘蓮特地將身上梳洗過,才進去的。 她娘身上的鮮血,已經清除的差不多了。 但他們一進門,仍舊能聞到濃濃的血腥氣。 兩個孩子哭鬨著要撲上前,幸好被她一把拉住。 “娘剛生完小寶寶,現在很累,我們不要打擾她好不好?” 於是,兩個孩子小心翼翼的湊上前。 她娘昏死了過去,身上還插著止血用的銀針。 生產中的危險可見一斑。 李湘蓮小心翼翼的替她緊了緊被子。 兩個孩子,已經轉身去看新出生的小嬰兒了。 那孩子渾身通紅,皺皺巴巴的,一點也不好看。 甚至因為是早產兒,看起來小小的一團。 小寶好奇的看了一眼,然後連動都不敢動。 “姐姐,你看他好小啊!” 是啊,這麼小一個,也不知道以後怎麼活下去。 李湘蓮滿都是擔憂。 她比任何人都知道想要養育一個新出生的嬰兒,是多麼的困難。 小家夥沉沉睡去。 那產婆替她娘收拾了,便走過來對著他們三人說道:“二位少爺,小姐,這孩子還小呢,經不起您這麼碰。” 他們連忙收回手。 李湘蓮倒是想到,按照鄉下的規矩,產婦平安生產,是要給接產的產婆紅包的。 她也不知道該給多少,而且她身上也沒有銅板。 於是便塞了一兩銀子過去。 產婆笑得合不攏嘴,連連誇讚道:“姑娘就是大氣!像您這等人家,那小子投生到您家裡,那是有福氣呢。” 她林林總總的又說了許多好話。 但李湘蓮給她這麼多錢,可不是為了聽她說好話的。 “婆婆,我家裡的情況你也清楚。您看,能不能幫著找一個乳母?隻要一個月就好。” “哎呀,我老婆子一定為您儘心操辦這種事。” 她儘不儘心,李湘蓮不知道。 但現在更重要的,是要找一個身家清白,並且還能帶孩子的乳母。 他們這一家五口,唯一能帶孩子的還生了病,要休養。 至於其他四個,那還是不要指望了。 找乳母這件事,交給了產婆。 李湘蓮要做的這則是儘快在城裡找一個房子住下來。 她娘需要休養,至於八裡村,她是再也不想回去了。 她這邊打算的好好的,但縣令卻遇上了新的難題。 那20萬斤麥子一送過來,瞬間解決了燃眉之急。 但是,他的上司郡守和他要糧。 用他的話說,“你行事這樣猖狂,這彈劾的折子都送到了我這裡。” 郡守先是照他一頓罵,緊接著才說出他的目的。 要糧。 既然你糧食充足,那就做做好事。 你們縣城的人都有糧吃,怎麼我府城的人卻要忍饑挨餓。 縣令再三推辭,告辭離開。 回到驛站,他是越想越不對勁。 他的背景,彆人不知道,郡守這樣的老狐狸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自從他來到這裡,他們不說大行方便之門,至少也未曾為難。 怎麼在這件小事上,突然小氣了起來? 這其中必有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