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驚濤在震驚中被他姑姑的學生推出了房間,那男生不如唐家姑姑那麼開放,那事兒被撞個正著,沒法兒淡定,看得出是在儘力掩飾眼中的不平靜。 “彆怪唐老師,她說話一直心直口快。”男生把唐驚濤推出房門的時候,以自己人的口吻勸說了句。 唐驚濤看向男生,想起來這人是誰了。 “你是蹭壞我姑姑車子的那個人?叫、章……” “章斌。”章斌自己接過話應著。 “對,章斌,你怎麼跟我姑姑……” 唐驚濤這話其實不該問,可這人,跟他姑姑靠近,顯然有彆的目的。 這話還得從年初的時候說,那時候唐驚濤和他姑姑不是回來過年來著?這叫章斌的,騎著三輪車經過刮了唐家姑姑的車,唐家姑姑那車被這麼刮一下,鐵定得報警啊,走保險的同時報警了。 章斌也挺冤的,應屆的畢業生,工作沒找到好的回了家複習,準備繼續深造,這寒假就幫著父親踩三輪兒送貨,他人坐在前麵騎車,後麵是怎麼個情況,壓根兒看不到,這不,車上的木板把人家的車給刮了。 章斌一看人家要報警,嚇得不輕,他回家就是準備考公務員的,自己的檔案上可不能有一丁點不乾淨,所以低聲下氣的求。 男生對車子多半都比女生更懂一點,一看那logo,也嚇得不輕,他當然明白這車就這麼點兒刮傷要賠起來得賠多少。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解釋,認錯態度特彆好。唐家姑姑不是個不講理的人,聽說這男生還畢業名校,學的是語言專業,兩人就開始一番“鳥語”交談,一來二往,劍拔弩張的氣氛就漸漸緩下去了。 等警察來的時候,這事情已經私了了,警察白走了一趟。隻等保險公司的人來把車子帶走,唐家姑姑倒是對國內大學生畢業後的現狀挺感興趣的,在保險公司把車子帶走後,請章斌喝茶,了解了些情況。 唐家姑姑是做什麼的? 確實是教育有關的工作,是國際留學生機構的任課講師,專針對美國方向的留學生,赴美留學生以及雙方學校交流等相關工作。 當然,唐家姑姑本身就是個獨立性很強的現代女性,許多新觀念與唐家傳統的規矩相抵觸。 也正因為唐家姑姑的“不拘一格”,所以唐家老爺子是真拿這個女兒沒辦法。 當年唐家姑姑在所有人反對下堅持嫁給老美時,和老爺子幾乎對打起來的,這不是被老爺子給逐出家門了的? 唐家姑姑是個自由向往者,她眼裡看唐家的女人,全都是個悲劇。 女人為什麼要過早的放棄自己的自由和生活?一輩子生活在家庭和男生背後,有什麼意義? 唐家的女人,哪個不是高學曆高文憑出身,她卻不懂,為什麼會甘願當個家庭主婦。新時代的女性,有追求一切的權利。雖說肆意瀟灑就隻是男人權利? 隻要女人自己願意,那就可以。 唐家姑姑對章斌的好感是這孩子挺踏實的,對自己的未來有 未來有規劃。 現在的年輕人,極少有像章斌一樣能看清楚自己的位置,更多的是渾渾噩噩生活,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規劃和目標。 唐家姑姑讚賞的,是章斌的積極進取,覺得這孩子是個的可塑的人才,所以想幫他一把。 唐家姑姑這個年紀的成熟女人,就不會是想要跟這樣的大男孩有什麼感情瓜葛。 所以一開始的接觸,是正兒八經的想幫他一把。 唐家姑姑給了兩個選擇,公務員,赴美留學,讓章斌自己眩 這不,章斌最終選擇了留學,所以從年後到現在這段時間,章斌都在準備考試,走正規程序留學,美國那邊的學校,唐家姑姑無疑會給推薦最適合他的。 彼此間的信任是彆人及不上的,章斌這小子也是一根筋那種,還不會那麼圓滑。 唐家姑姑在給他指了路之後就回美國了,半年沒聯係呢,這小子當初讓他乾什麼他現在還在乾什麼,一層不變,也沒有懷疑過這個當初幾乎要將他告進警察局的女人是不是在騙他。 唐家姑姑是事情太多了,中間有一段時間確實忘了章斌這個人。 前陣兒大侄子不是出了車禍,她這回來過一次? 回國時候就想起章斌這事兒了,這一想,對人家孩子挺愧疚的,怎麼一撂就是半年。 所以當唐家姑姑再見到章斌的時候,對這小子另眼相看了,直接把人帶走了。 這幾個月章斌除了學習準備考試外,還負責唐家姑姑的一些工作,等於給了他個助理的工作。 唐家姑姑雇傭章斌,這就給了他一個名正言順跟她去美國的借口,也是考慮到現在年輕人的自尊和驕傲。 章斌工作做得很出色,也因為唐家姑姑本身就是負責留學這一塊的,所以在這中間也學到了不少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這不,托福考試結束後,申請的美國加州一所大學已經通過了,就等下學期的正式入學。 這些事情,唐驚濤是不知道的,他姑姑就沒有跟他說這些。 在美國的時候,他倒是見過章斌一兩次,但沒注意,而且中間有一段時間他在國內修養。 現在看到章斌,這才徹底想起來。 章斌是欣賞唐家姑姑的乾練和瀟灑,唐家姑姑的瀟灑是很多男人都比不上的,這點讓章斌很是羨慕。 有時候,一個成熟乾練的女人,對一個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男生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成熟女人的魅力,不比一個成熟男人對少女的殺傷力校 反正眼下的章斌,是淪陷了。 唐家姑姑是真沒想跟一個小自己這麼多的男人發生什麼關係。 老實說章斌就不是唐家姑姑的菜,可有時候風韻成熟的女人就抵不住愣頭青的傻瓜式愛情進攻埃 章斌要堅持,那就試試看咯。反正她的觀念裡,不存在吃虧不吃虧的問題,女大男小的老少配他們不是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