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想通了(1 / 1)

唐晉騰這人,好像他冷著張臉子居高臨下看待一切事情就是理所當然的。要是做出點正常人的舉動,可能會令人大跌眼鏡。 就比如說昨晚吧,陸增在車這位爺回了東方明珠後,又折回了醫院。 當然陸增是給辛依送錢去的,陸增那動作倒不是看在誰的麵子上,確實是因為辛依那情況太可憐,一個半大點的小姑娘,什麼都不懂的年紀,一個人去麵對這些,是真有些殘酷了。 陸增是沒料到唐驚濤會出現,不然那錢鐵定已經送出去了。 陸增折回去,那是心生憐憫。唐晉騰折回去,這就有點令人意外了,這壓根兒就不是這位爺會做的事,誰會相信他的車就在陸增之後到的? 要不是親眼看到唐驚濤和辛依那些舉動,昨晚怕也不會那麼狠,一通電話往老大那掛,就等著唐驚濤開口求情,結果好。唐驚濤越不想讓父親知道的事,結果直接給捅到了父親麵前。 唐晉騰會認為自己的行為過分了? 不,他不會,這另一方麵確實在教育侄子。 辛依回到醫院,有些不敢進去,在外麵站了站,還是進去了。 醫院裡,沒交藥費是不會給藥的,哪怕是頭天進了手術室的病人,沒交藥費醫院也是不會給藥。這由於家屬的問題而耽誤治療,醫院概不負責。 無論辛依媽媽怎麼強裝精神,都已經掩飾不了愈漸透支的身體狀況,病痛將人折磨得不像樣子。 辛依看著急啊,可麵對母親時她得很懂事,得很平靜。母親是她的精神支柱,她同樣也是母親的精神支柱。 都說心態很重要,辛依隻要媽媽一醒來,就不停的給讀笑話。或者說她在學校都做了什麼事,母親隻要聽到她表現好,就會開心。 辛依進去時,媽媽已經醒了,隻是躺著一動不動。 辛依把媽媽扶起來,然後跪在床上拿著梳子幫媽媽梳頭。特彆小心的梳著,小聲的說: “媽媽,今天要不要出去走走?我推著你好不好?早上空氣很好呢。” “身上乏,不出去,躺會兒好。”辛依媽媽應著,這眼下看起來倒還可以,氣色沒那麼嚇人。 “那好,媽媽,我守著你。”辛依笑著點頭。 辛依媽媽睡覺時候她不會在旁邊坐著,總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離開,讓媽媽放心休息。因為她在旁邊,媽媽不會安心。 辛依媽媽臉上帶著柔柔的笑,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她總算欣慰了一點。 辛依一遍一遍的梳著媽媽的頭發,終於開口說: “媽媽,如果我去找爸爸,你會很高興對嗎?” 辛依媽媽轉頭看著女兒,辛依跟媽媽對看,認真的說:“媽媽,那個人是我爸爸,我討厭他,但是,為了媽媽,我會努力接受他。” 辛依媽媽拉著辛依的手,苦了她女兒了。 “我不懂事,趕走了爸爸,媽媽,你一定很難過對不對?”等了二十年才見到,卻被她趕走了。 她是沒有為母親想 為母親想一想,隻憤怒在自己的身份上。其實,有什麼關係呢?那畢竟是她的父親,小時候多羨慕有爸爸的孩子,現在她也有了,其實這是該高興的事情埃 辛依媽媽聽著女兒的話眼淚就積滿了眼眶,把女兒抱進懷裡: “依依長大了,懂事了。”女兒善良,即便再排斥,但為了她這個沒用的媽媽,還是接受了,“如果不是媽媽生病,媽媽不會見他。我不希望我的女兒出現在他麵前,依依是媽媽一個人的寶貝。可媽媽就是放心不下,萬一媽媽走了,誰來照顧你礙…” “媽媽,你彆這麼說,不會的……”辛依紅著眼睛,吸著鼻子哽咽道。 “媽媽不說了,彆擔心,媽媽隻是小毛病而已,依依彆哭。” 辛依媽媽擦了淚又拍著女兒的背,女兒是懂事,聽話,可孩子太單純了,以為能看著她長大,工作,組建家庭,一路嗬護著她。可世事難料,丟下女兒一個人,叫她怎麼能走得放心? 辛依在病床前守著,哪也沒去。辛依媽媽最近疼痛更嚴重了,這是因為癌細胞擴散侵犯到神經造成的,一般的止痛藥已經沒有效果。辛依媽媽坐了會兒就躺了下去,女兒在,她是強忍著身體的鈍痛,就閉著眼。 辛依貼著媽媽的手,小小聲的說:“媽媽,吃一點點東西再睡好不好?” 昨天開始就沒怎麼吃東了,說沒餓,胃裡脹得慌。 辛依看著媽媽痛苦的樣子,心疼得隻想哭,貼著貼著媽媽的臉小聲問著。 辛依媽媽身上痛得不行,聲音很底,拍著女兒說道: “依依啊,媽媽有些困,你出去玩會兒,好嗎?” “我可不可以多陪你一下?”辛依不想走,雪白的手指頭輕輕撫平媽媽緊皺的眉,低聲問:“是不是又疼了?吃一點止痛藥好不好?” 辛依媽媽沒回應,皺緊了眉,臉色這瞬間難看得嚇人。 “媽媽……”辛依哽咽的出聲。 “媽媽睡一會兒。”辛依媽媽喉嚨就像被鎖住一樣,開口說話都困難。 “那,那好吧,媽媽我去找阿狸玩一會兒,你先睡一覺,我給你帶好吃的回來,好不好?”辛依抱著媽媽的手,舍不得走。 可她不走,媽媽就更痛苦。 辛依鬆開手,轉身跑出去。 在走廊正好遇到值班的醫生,辛依趕緊上前去打招呼,討好的說著話。 那醫生也是看這小姑娘可憐,人挺懂事的。歎著氣道: “小姑娘,你媽媽的病,要再不用藥,她可能會活活疼死……” 醫生話沒說完呢,辛依眼淚瞬間就滾了下來。醫生搖搖頭,後麵的話也沒說了,準備離開。辛依趕緊追上去,拉住醫生的白大褂: “叔叔,我媽媽是好人……” 醫生為難,試著跟辛依講道理: “天底下好人多了去,誰都避免不了生老病死的規律。我是醫生,治病救人,可我也有一家人。如果每個有困難的病人家庭都讓醫生通融,幫忙,那醫生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