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十五年前(4)(1 / 1)

寧雅柏一個嬌生慣養長大的千金小姐,卻為了守護父母留下來的最後東西,寧願吃儘苦頭,說起來,也是一個讓人覺得可敬又感到可憐的人啊。唐糖眨了眨眼睛,眼眶有些濕潤,想安慰安慰宋璟墨,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宋璟墨繼續說著:“好在母親也真的守下了那棟彆墅,靠著自己打零工和姑媽接濟的錢生活下來了。其實我知道,姑媽很多錢都是爺爺讓她給我母親的,爺爺覺得對不起我們,沒有臉見我們,就借住姑媽之手幫助我們。我和我母親就這麼一直生活下來了,但是計依雲卻也不是一個好人,經常會來挑釁笑話我的母親,甚至還到她打工的地方去嘲諷她,弄得她連工作也丟了。就這麼一直過了十五年,我也已經十五歲了,那一年我姐姐十七歲。而這十五年來,計依雲沒有讓我們母子見過我姐姐一次。在我知道我還有一個姐姐之後,我就非常的想見她一麵,我知道我母親也一定很想念我姐姐。我也知道計依雲一定不會那麼輕易的讓我們見麵的,甚至姐姐都不一定知道有我們的存在,畢竟當年宋高達和母親離婚的時候她才兩歲而已,根本什麼也都不知道。而事實如我們想的那樣,計依雲也的確沒有告訴我姐姐真相。我迫切的想要告訴姐姐一切,想要她知道她現在叫著爸爸和媽媽的人是多麼惡心的兩個人,我想儘了一切辦法都見不到姐姐。後來還是明少陽幫我們帶了信。姐姐約我和母親在宋家大宅的後門見麵,那邊人少,見麵相對隱秘一些。母親其實是不願意踏進宋家大宅的,但是十五年沒見到自己的親生女兒,不可能不想念。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我和母親一起去了宋家大宅,然而讓我和母親都沒想到的是,去的人不止是我姐姐,還有計依雲。我姐姐當時站在計依雲的身邊,嘲笑般的指著我和母親,很是輕蔑的開口,說我們這麼窮的人怎麼可能是她的母親和弟弟。說她的母親是計依雲,她的弟弟是宋紹祥和宋紹白,她沒有其他的弟弟了。計依雲很是得意把我母親的女兒養得不認她,最讓她高興的當然是我母親那不可置信和傷心欲絕的模樣。看著我母親痛苦是計依雲最大的樂趣。計依雲更加是叫來了保安把我和我母親一起丟出了宋家,宋高達一直在一旁看著我們母子被計依雲欺負侮辱,卻至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那一次,是我真正感到絕望的時候,而十五歲的我,也已經懂得了很多。和母親一起離開了宋家大宅之後,我不敢在母親的麵前流一滴眼淚,因為我怕她會難過,會傷心。原本是懷抱著見自己女兒一麵的想法,結果卻是被自己的女兒出賣了,還被計依雲像丟垃圾一樣丟出了宋家。母親心裡的痛苦可想而知。 可是在安撫著母親睡著之後,我卻再也抑製不住跑了出來,我跑了多久我不知道,我跑到了哪裡我也不知道。沒有了母親在身邊,我的眼淚也不受控製的落了下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意識的哭了,也是我記憶中唯一哭的一次。我不知道我怎麼跑到了一條河邊,看著河水流動著,我站在河邊暗暗握緊了拳頭,心裡一直浮現著我姐姐和計依雲還有宋高達醜惡的嘴臉,我恨自己為什麼沒有能力,恨自己為什麼不能夠把他們踩在腳底下。我卻也很沮喪,感歎世界的不公,想不明白為什麼我從出生就注定了是這樣的生活,為什麼計依雲那樣的壞人能夠過的那麼好,而我和母親卻永遠被人踩在腳底下。那一刻我覺得我是被上天遺棄的人,我生來就是受苦的。不過我卻從來沒有過輕生的念頭,但是這時候不知道突然從哪裡冒出來了一個小姑娘,隔著老遠就叫著我不要跳河,說跳河死了會身體浮腫很難看的。我現在還記得那個小女孩穿著的是一身白色的連衣裙,身上還斜挎著一個小小的包包。因為一直往河邊跑,跑到我身邊的時候鞋上和裙子上都濺了不少的泥土。那小女孩看著我哭的雙眼紅腫,伸著手想給我擦眼淚,但是卻發現手不夠長,即便是墊著腳還是夠不到。我還記得她那時候嘟著小嘴,有些沮喪的歎著氣說為什麼你長得這麼高。本來當時我心裡全是一片陰霾,卻被那個小女孩突如其來的闖入而變得有了一絲光亮。看著那個小姑娘一閃一閃的大眼睛,望著我的時候漂亮的睫毛一眨一眨的,一副小大人的模樣雙手叉著腰,對著我說教著:你什麼事情想不開啊,我跟你說哦,跳河死了真的會很那看的,你看過那些電視吧,那些跳河被打撈起來的屍體都好醜好醜的。說完之後那個小姑娘在她的小挎包裡找著什麼,找了好一會兒嘟著嘴嘟囔著說怎麼沒有了。我一直看著那個小姑娘的動作卻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直到她抬起頭再次看著我,這次她的眼裡全是笑意,就那麼抬著頭直直的看著我的眼睛,也因此看進了我的心裡。她從小挎包裡拿出了一個硬幣,然後拉起我的手把硬幣放在了我的手心裡,她說:本來是想給你吃顆糖果的,我每次不高興的時候吃了糖果就覺得甜甜的很開心。可惜我糖果吃完了,沒有辦法給你糖果了。這一塊錢是我最新搜集到的硬幣哦,雖然舍不得,不過給你買糖果吃吧。我下次再搜集最新的硬幣好了。看著手心的這枚硬幣,我漸漸合攏了手掌,感受到那枚小小的硬幣在手心傳來的溫度,明明是很冰冷的,但是我心裡卻有了一絲暖。那一刻我覺得,或許上天並沒有遺棄我,雖然我姐姐和父親都不認我,但是我也還有愛我的母親啊,還有這個小姑娘給我的這枚硬幣和她印在我心上的那雙含著笑意和希望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