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雖然不知道大家為什麼用一種特彆誇張的崇拜的眼神看著自己。
袁斌摸不到頭腦,但是他會裝作胸有成竹的樣子。
‘對,沒錯,就是我下的命令!一切儘在掌握之中。’
袁斌昂首挺胸擺出一副老子就是這樣的人。
本來難以置信的屬下們,看著袁斌淡定自若的樣子,也收起內心的不安。
‘主公自有定奪,我等安心做事罷了。’
在雙方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屬下們已經給袁斌冠上高帽。
由於訓練新兵的場地,並不在袁莊,所以等袁斌知道消息的時候,新兵早就已經訓練完了。
但是由於袁斌一副穩操勝券,自己什麼都了如指掌的樣子,也沒人跟他彙報情況。
不過袁斌對於想不明白的事情,永遠不會認真去思考,最後是自己得了便宜就行了。
袁斌表示:做一個永遠不會為難自己的人!
~~~~~~~~
新兵訓練被拉放在山裡,主要就是訓練吃苦耐勞,還有紀律。
陳子龍家中有兵法,但詳細的訓練新兵的辦法,卻需要從頭開始。
陳子龍決定將新兵訓練記錄下來,以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更改,最後確定下來最實用的新兵訓練法。
自己的子孫後代又將會擁有著祖宗的智慧,而這就叫傳承。
秦虎本來沒有想動筆,也不覺得新兵訓練到底有什麼可記錄的。
不過看著陳子龍在做什麼,他就有樣的學什麼,不得不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秦虎就發現記錄下來之後,再次回顧自己所寫的東西,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
新兵大多是以南郡府當地的青壯年為主,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招收。
去各個村子招新兵時,首先對年齡身高力量都有要求,可是震驚老百姓了。
距離大元縣最遠的富平縣長壽村,長壽之字如其名,老百姓常年生活在山上,上山下山,在山上刨食。
反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長壽村的老人大多數都可以活得久一點。
活的太久並不代表著家裡富裕,而且老人活得太久隻會拖累家人。
有時候長壽並不是一件好事,這裡的陋習,就是活過七十歲的老人都會被扔到山林裡,從此自生自滅。
甚至碰到災年,歲數更小的老人都會被扔到山林裡,一代一代就是這麼過來的。
誰讓吃不飽飯呢?也沒有什麼好的活路。
‘高薪招兵’這一招可能對其他地方的人不怎麼好使。
但是對於長壽村的村民來說,簡直是太有吸引力了。
長壽村老百姓居住在山上,所以沒有受到溝渠的救助,但是袁三少爺的名聲已經傳到此處。
關於袁三少爺的各種傳言,更是讓老百姓們吃瓜吃到飽。
長壽
村的嘎子,常嘎子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也不知道他是怎麼長的,明明是個孤兒卻長得挺高挺壯。
常嘎子經常吃飯的人家就是長壽村的常村長家裡。
隨著嘎子越長越大,吃的飯量也越來越大,再也不是小的時候,隨便給一口吃的就能糊弄著長大了。
常村長雖然有心幫助嘎子,但是家裡的小孫孫也要吃飯,妻子也在生氣。更是要顧及家裡的兒女。
常村長也沒有辦法,就跟嘎子說了:“嘎子你也彆怪你嬸子,都是有自己的難處。”
嘎子爽朗的笑出聲,手掌摸摸頭:“村長爺爺我知道,你放心,我不怪大家。這年頭,誰家都不好過。”
“嘎子你清楚就行,爺爺也幫不了你多少,但是我跟其他的村長探討過袁三少爺,人家出生世家,且有爵位在身,是個貴人。
你聽爺爺的話,到時候村子裡來招兵,你就去應聘,據說每月有一兩銀子的俸祿,餐餐能吃飽,一天一頓油水。”
常村長覺得這個待遇有一些誇張,村子裡的大多數人家,一年到頭剩不下二兩銀子。
去當兵的話,管吃管住,還給發衣服,最主要的是還給發銀子。
嘎子一聽還有這好事,眼睛一亮,憨厚的一笑,不停的謝謝村長爺爺。
常村長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嘎子卻沒有了笑容,他知道自己吃的多,早就已經被村子裡人煩了。
但是無所謂呀,他總是要活著呀,彆人說幾句諷刺的話,那又怎樣不會掉塊肉掉塊皮。
而且嘎子可從來沒有說去彆人家白吃白拿,哪次不是砍了柴,或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幫彆人家挑挑水的事情。
小的時候做一些小事兒,長大了之後,現在嘎子還會去彆人家的田地裡幫忙。
有的人家光想讓嘎子幫忙,不想給飯,嘎子可不是個老實人,直接就嚷嚷出去。
嘎子可是不會吃虧的人,對於老村長的良苦用心,嘎子也記在心裡。
老村長已經算是很用心,但是他家裡也很困難呀,兒子孫子一大堆,吃飽都困難。更彆提每次都在自己嘴裡省吃的給嘎子。
嘎子可不想禍害老頭了,於是等到招兵的人來到長壽村。
嘎子是第一個前來報名的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