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章 番外·在現代的日子(3)(1 / 1)

阿婉一共在鐵皮屋裡跟胤礽一家人生活到了開學,她媽都還沒回來,她爸則神出鬼沒,即便回來也是拿鋪子裡幾包煙、幾件衣服就又往煤山上去了。她沒人管,就像被拋棄了一樣,這讓她很快敏感起來,開始天不亮就起來掃地、打水、洗衣,還主動幫應媽媽撿煤渣回來燒爐子。

胤礽勸過她好幾l回,但她在這上頭是堅定的,搖頭道:“就算是小孩子也不能心安理得的吃白飯,何況你和阿姨對我這麼好,我本來就應該幫忙做家務,這都是很輕省的活。”她一向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苦難擺在麵前,不退讓、不逃避也不會自怨自艾。

開學前兩天,她去廢品站買來一個大的編織袋,又要去山上撿板栗了,因為開學前的那一天正好是農曆十五,鎮上又有集市。胤礽沒有多想就提出要陪著她去。

嶺南的山是連成一片的,小路邊上各種長長的雜草長得遮天蔽日,要先用鐮刀一點一點隔開,否則會被鋒利的葉片割傷手腳,這條路很多人走,但這裡的草木生長得太快了,幾l天不割,路又走不通了。阿婉很熟練地用鐮刀開路,還囑咐胤礽小心。

腳下的泥土幾l乎是鬆軟的,一踩就會微微下陷,這裡的氣候也經常下雨。

他們走了很久,野板栗樹生長在溫暖濕潤的林地之中,地勢比下頭要更高一些,因為山上氣候冷,比起山下的栗子,山頂的板栗樹總是更早就熟了。

胤礽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曆,他替阿婉背著編織袋和竹簍,手裡還拿著一把小刀,頭上戴著鬥笠,掉在地上的板栗長滿了刺,要先小心地用刀割開。而樹上的那些就要用力搖晃樹乾讓它們掉下來,這也是為什麼要帶鬥笠的原因。

毛茸茸的栗子從樹上嘩啦啦掉下來,劈裡啪啦砸在他們頭上,又滾落在地上,兩人被砸得夠嗆,卻又忍不住蹲下來笑。但這裡的栗子已經快被摘完了,兩人又到處找了半天,一個大大的編織袋也隻裝了十斤不到,剛好鋪滿了袋子的底部,不過阿婉倒不大氣餒,她帶胤礽繞到另一條路下山,那條路邊長滿了桃金娘的果子,一邊吃一邊摘,用桃金娘的葉子鋪滿竹簍,再輕手輕腳地將黑紫色、圓溜溜的小果子放進去,果子很甜,等摘完兩人的嘴巴和舌頭也成了紫色。

又相互取笑了一通。

回了鐵皮屋,應媽媽做了清蒸荷葉雞,香味都飄到馬路上,兩個曬得臉紅通通的孩子嗅著那噴香的雞肉味不由加快了腳步。吃完了飯,應媽媽將竹席和長凳搬到院子裡來納涼,天還沒黑透,青灰的夜空上乾乾淨淨的,透亮的星子像銀色的釘子,一個個釘在天上。

胤礽和阿婉躺在竹席上仰望星空,手腳很疲憊,心卻很平靜。

阿婉忽然說:“其實我自己也能照顧好自己。”她扭過頭看向胤礽,伏在他耳邊低低地說,“我覺得我這樣挺好的。我真的寧願他們不要回來。”

說著無意,聽著卻有意。

胤礽若有所思。

趕集那天一大早就得出門,應媽媽送他們兩個去馬路邊

上搭之前那種“村巴”又給胤礽塞了不少錢(),囑咐他一路上多照看阿婉:“小姑娘不容易◇()◇『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你是男孩子,多幫她背東西拿東西,兩個人一定要牽著手,不要走丟了。”

應媽媽眼裡有點擔憂,但她又想讓胤礽能在這裡經受住更多的蛻變,她把胤礽在嶺南的生活當做一次絕佳的曆練,這麼幾l天下來,胤礽說得話比在家裡幾l個月說得都多,做事也很有條理,終於像個活生生的人了,即便不知緣由,應媽媽心裡對阿婉是有幾l分沒來由的感激的。

或許這就是老人常說的緣分吧。

胤礽和阿婉一人一個背簍,花生、板栗和桃金娘分成了三個袋子,一人背一半,這樣就顯得輕省多了,兩人來得早,車鬥裡的小凳還沒有坐滿,還能挑到兩個太陽曬不到的位置。坐車的時候,阿婉不知從哪兒掏出本翻得破破爛爛的新華字典來看。

胤礽很好奇地看著她。

她有點不好意思,沒猶豫一會兒,就小聲跟胤礽透露:“這是我拿第一的訣竅,我隻跟你一個人說,你可彆跟彆人說。”她想到胤礽和應媽應爸對她的照顧,她一點也不藏私地跟胤礽分享,“你一年級學會拚音了吧?然後就買這個字典來學字,用拚音拚出來,勤快點一天能學二十個字,學會了以後就學字典裡的偏旁部首自己學著寫,這樣學的就能比老師教的更快。”

胤礽眼底漫上溫柔:“你真厲害。”

她就仰起臉笑。

“我來教你。”她說。

胤礽便耐心地跟她一起讀字典、背字典,認認真真。

她不知道城裡的孩子除了學校裡書本上的東西,還至少會上三四個補習班,也不知道北京的學校壓根不教課本裡的東西,課本裡的東西在小學正式上學前就通過各種培訓、補習的渠道學完了,等真的上了小學,早就開始上“奧數”、“小語種”、“計算機”了,除了這些,還有繪畫、樂器、舞蹈和運動。

後世父母望子成龍的心,一點也不比大清世家、皇家培養家族後人差。胤礽若非生而知之,又被懷疑有病症,隻怕也會奔波在各個補習班當中。

但阿婉她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她唯有一顆向學的、不服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