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程婉蘊開始忙了起來。

程懷章治蝗得力、《治蝗略》傳遍天下的消息,自然也傳到了程婉蘊耳朵裡,她愣了一愣,忽然就笑了。那本《治蝗略》,本以為再沒機會重見天日,後來入了宮,外頭什麼災啊禍的消息也大多被隔絕了,她自個都一時沒能想起來。

這世道本就苦了,天公還不作美,時常折騰,也虧得華夏的百姓吃苦耐勞,一樣樣忍受了下來,隻盼著來年能好一些、能活下去。如今倒也好,至少外頭百姓們再遇著蝗災,能多幾樣法子自救,即便是能多活幾人的命,她都心滿意足。

程家的功勞是程家自己掙來的,比起靠著女人的裙帶關係得的恩寵,是截然不同的待遇,這時京城裡的上流圈子、滿洲人家才願意正視程家,吳氏近來收到了幾個王府邀著賞花吃席的帖子,都大為震驚呢。

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去了,程婉蘊哪怕忙,也甘之如飴。

但毓慶宮裡也有不好的消息,一是閉門抄經多年的李側福晉原是著了風寒,程婉蘊原叫人單獨騰了個灶眼給她每日燉些雞湯滋補,她卻更願意照著宮裡治傷風咳嗽的法子淨餓兩天,再服藥調養,程婉蘊勸不動,結果病得越來越重,眼見快挺不過去,如今又正好是快過年的時候,就是請太醫都要悄悄的請,更彆提萬一……隻怕這喪事都不給辦了。

二是太子妃也有些不好,她原是心病,養養或許能好,但自打程婉蘊封太子嬪、程家又借力一下爬得極高,而石家……早就被人遺忘了。從此,她這心病就更重了,人的性子使然,她愈告誡自己不這樣想,便愈勸服不了自己,最終每日都沉湎於痛苦之中,好幾日飯菜端進去又原樣地端出來,夜裡也睡不著,常坐起身來發呆,利媽媽為此唉聲歎氣,茉雅奇哭著過來跟程婉蘊說她額娘的病情,程婉蘊也束手無策。

她有點懷疑太子妃是抑鬱了,隻是……這時沒這說法,也沒有治療抑鬱的西藥。於是隻能加倍命下頭的人小心伺候,多溫言開解,又做主在正殿裡設了一處小膳房,變著法給太子妃弄湯弄羹,還和懷靖說了一聲,讓他去外頭找些閩菜的譜子來,帶進宮來讓膳房太監學著做。

又教茉雅奇多陪著太子妃說話,給太子妃多找些事做做,讓她沒空想彆的。

轉眼進了臘月,過兩日朝廷就要封了印,一大早,程婉蘊先將弘暄弘晳打發去上學,又讓青杏送額林珠、茉雅奇去擷芳殿與八九十三位公主們一塊兒L做繡活、讀書、學琴棋書畫,這就是當太子爺閨女的好處了,宮裡的公主都有專門的女師教導,太子爺跟康熙請旨讓膝下兩個女兒L一塊兒L去,康熙隨口便恩準了。

但對宮外不常見的那一堆孫女們,康熙就沒這想頭,他孫子孫女加起來一百多號人,過年時都進宮來吃飯要擺三個大殿才坐得下,他根本就認不全誰是誰,也就茉雅奇、額林珠和佛爾果春是生養在宮裡的,常能見著,他也偏疼幾分。

若真讓那麼多孫女都進宮讀書,擷芳殿也坐不開。

比起孫

女(),康熙自然更看重孫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宮裡宮外,各皇子阿哥膝下隻要是適齡的皇孫倒都願意讓他們進宮讀書。

如今上書房裡也是人滿為患,共有十二人。皇子裡十五阿哥胤禑十一歲、十六阿哥胤祿十歲,十七阿哥胤禮八歲,皇孫裡年紀最大的弘暄十四,明年十五歲他就能出館了,接著是弘晳十二歲;這倆的年紀直接斷檔,後頭都是八九歲的小孩子:直郡王的大阿哥弘昱九歲;三貝勒家的三阿哥弘晟七歲(他的長兄弘晴前幾年夭折了);四貝勒府的三阿哥弘昀剛六歲(四爺長子弘暉、次子弘盼均已夭折);五貝勒府的大阿哥弘昇九歲、二阿哥弘晊六歲;七阿哥府裡的大阿哥弘曙八歲、二阿哥弘倬六歲。

他們倆年紀最大,平日裡都是單獨在另一肩課室裡念書,因他們二人的課業進程更深、更精,教他們的課業師傅也與其他人不同,唯有晌午時分,要用午點的時候,二人才會與他們一塊兒L聚在一間偏廳裡,一起用午膳。

宮裡素來不大看重午膳的,大多時候都是吃點心,但程婉蘊習慣了後世一日三餐,因此毓慶宮裡出來的孩子,這用膳時辰和習慣都不大一樣。

其他宮裡的孩子,大多是寅時(淩晨四點)起身就用了早點,然後中間約莫到巳時(十點)加一頓點心,因為巳時吃過點心了,所以晌午(十二點)就不會再多吃,因此大多也是吃點心,到了下午,未時與申時之間(下午兩點)再加一頓點心,晚膳就是酉時(晚六點)上下,到了戌時(晚八點)就該睡覺了。

程婉蘊養孩子呢,也是隻要起來了,半個時辰內就給吃了早點,因此孩子們讀書的日子也是寅時吃,若是休沐日,就看他們什麼時候起來了,她是允許孩子們睡懶覺的,讀書時日日起那麼早,休沐補眠豈不合理?

畢竟她自己也睡懶覺呢……嘿。

因此,她準備的早膳一定吃得豐盛、吃飽、吃好,畢竟要撐一上午,上午就給點水果堅果,不會給太多點心了,到了晌午就是一頓正經的正餐,下午餓了也是加點不占肚的水果、小零食,晚膳照常吃,如此而已。

她覺著宮裡這樣的“五餐”製實際不大科學,正經該吃正餐的時候,肚子都給點心占了,什麼也吃不下了,而宮裡的點心大多都是重油重鹽重糖的,煎炸烤出來的,都是什麼酥、什麼糖、什麼糕、什麼餅,這樣吃下來,其實蛋白質和肉類、蔬菜攝入就少了,像九阿哥胤禟,生得極胖,宮人們說,他打小就愛吃點心,一碟子一盒子這樣吃的。

而四爺又過於清瘦,因為他不愛吃點心,太子爺說他小時候愛長疹子(程婉蘊猜測四爺估摸著是敏感皮,京城風沙多大啊,又乾),一長疹子太醫就餓他,他又挑食,淨餓成這樣了,如今也是吃得少,這胃口打小餓慣了的。

這都不好。

程婉蘊常年這樣養娃,弘暄、弘晳、額林珠都是勻稱結實的身板,不胖不瘦,當然,針對每個孩子不同的性子,她也有所側重,比如弘暄個頭上不如其他兄弟(其生母王格格個子矮小),她是要求他每日必須吃雞蛋牛奶的,牛奶還

() 得喝足兩杯,還要他常蹦跳摸高,隻求以後這孩子不會差其他人太多。

所以今兒L在上書房偏廳裡擺了條長長的膳桌,今年剛滿六歲才被送進宮來讀書的弘昀、弘倬兩人,是頭一回在上書房用午膳。

他倆都是十一月生的,年紀本來就小,又同病相憐都病了大半年,雖說明兒L就要放年假了,隻能讀一日書,但四福晉和七福晉還是把這倆崽子拾掇拾掇,先進宮來認認門、認認人。

兩人的貼身太監帶著他們額娘給裝的三層漆木小食盒,裡頭是大同小異的三碟子糕點,還有一壺酪漿,兩個小孩兒L坐定,正要用點心,卻發覺其他皇叔們、堂哥哥們也有自己帶的點心,卻都不吃,拿著筷子不知在等什麼。

上書房裡就他們倆最小,頭一日進宮更是倍加小心謹慎,因此環顧一周,發覺隻有直郡王家的弘昱臭著臉大嚼烤肉餅,其他人都望著門外翹首以待,便也不敢動筷了,相互看了一眼,便也等著。

弘昀隱約猜到,大夥兒L或許是在等太子爺家的大阿哥、二阿哥。

太子爺是儲君,他的長子與次子,自然也比他們更尊貴,尤其是弘暄,他已經變聲、唇上長了一點點青色胡茬,看著就是個大人了。

弘昱心裡是極不高興的。

他進宮讀了好些年書了,自然知道其他人在等什麼,但越是這樣,他越生氣,不由嘟囔出聲:“真會擺譜的,討人厭。”

這話被與他同歲的、五爺家的弘昇聽見了。

弘昇是劉側福晉所生,五爺又跟太子爺交好,弘昇本就是堅定地站在弘暄弘晳那邊的小跟班,他立刻就回了嘴:“弘昱,你說什麼你?”

弘昱瞪他:“要你管,你又是哪個牌麵的,出什麼頭?”

“你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弘昇哼了聲,“今兒L弘暄哥和弘晳哥的太監抬了小銅鍋子來了,我都瞧見了,饞死你。”

弘昱立刻暴脾氣就上來了:“胡說八道什麼!我根本就不稀罕!一點兒L都不好吃,也就你們愛派他們倆馬屁,連臉麵都不要了!我可不像你們,我有我惠瑪嬤親手給我做的牛肉餅子,你們有嗎!”

弘昱是直郡王的心肝肉和血泡子,那麼多年了,太子爺的長子都已經十四歲了,他卻還隻有這麼一個孩子,前兩年大福晉張氏生下的次子在今年也夭折了。所以惠妃十分疼愛弘昱,當做眼珠子來疼都不為過,因此養得與直郡王小時候一模一樣的跋扈。

“難道我說得還不對?每回用午膳都鬨脾氣,你就是個小心眼!”弘昇一點也不怕,如今的上書房可不是弘昱說了算,放眼望去,十五十六皇叔都與太子爺交好,十七皇叔的額娘是翊坤宮的,十七皇叔隻會幫他,三爺、七爺家那兩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悶葫蘆,忽略不計,四爺家的雖然剛來,但天然就會站在他這邊!

他額娘都說了,進了宮彆怕,毓慶宮的程佳側福晉是她手帕交,他隻管跟在太子爺家兩個哥哥後頭橫著走,他不惹事,但也絕不用怕事!

弘昇的同胞弟弟弘

晊雖然小,卻也洪亮地幫腔:“我哥哥說的對!”()

十五阿哥是這堆孩子裡最大的,輩份也最大,他皺眉道:“弘昱,你每回都惹事,食不言寢不語,不許你再開口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