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我在太守府呢。”帶著笑意的聲音從對講機裡麵流淌出來。
“莊主?”荀彧留神細聽,發現聲音來源於郭嘉手中的小黑盒子,立即反應過來莊主又拿出稀奇古怪的東西來了。
他從郭嘉手裡拿過對講機,翻來覆去研究了一下,依舊不知這東西是如何傳聲的。
燕綏聽到響動,解釋道:“彆看對講機小,裡麵的零件可精密著呢。”
郭嘉對上荀彧的眸子,無奈道:“我問過了,這製造水平領先我們上千年,就算讓誌才來,也無從下手。”
而且,莊主自己似乎也不了解怎麼發射頻率和信號,方才解釋對講機不但他聽得累,燕綏也是越解釋越茫然。
沒辦法,燕綏的物理大多數都還給老師了。
書到用時方恨少,她都悔恨自己沒輔修個理工科第二專業了。
誌才都無從下手的話,比縫紉機和蒸汽機似乎更複雜。想想也是,能隔著幾百米聽到另一個人的聲音,已經很不可思議了。荀彧問:“所以,這是在測試能否聽得清?”
“是啊,文若來了,正好用馬匹帶我一程。”郭嘉毫不客氣地抓了荀彧壯丁。
“行,上來吧。”荀彧翻身上馬:“去哪?”
郭嘉按著荀彧的窄腰,也利落地翻身上來了隨手抓住:“先往前一百步吧。”
荀彧:……
現在轟他下去還來得及嗎?
“懶死你算了!”
郭嘉笑而不語,手上抓得穩當當的。
兩人行至陽翟縣第一醫館——燕綏的聲音若隱若現起來。
燕綏遺憾道:“恐怕這就是距離的極致了。”
郭嘉還要繼續嘗試,下馬再走了幾十步,到了問診排隊區時,已經完全聽不到燕綏的聲音了,遺憾道:“太可惜了,居然隻有這點距離。”
牽著馬匹立在旁邊的荀彧:……
“五百步你還嫌不夠?”這樣實時傳輸,五百米足夠從山上傳遞到山下,亦能從戰場前方傳遞給後方的將士。
聞所未聞的神器,堪稱大用!
郭嘉悠悠地挖了挖耳朵:“難得文若這般激動。”感覺被吵到了。
兩人正說著,後麵有人啞著嗓子說:“郎君是來看病的嗎?若不是,好心的郎君,能不能讓我們過去一下?”
荀彧這才發現,在測試的功夫,隊伍已經排到他們身後了,連忙示意郭嘉讓開,歎道:“這人是愈發多了。”
郭嘉道:“畢竟名字和陽城的差不多,大家都知道有秘藥和醫術高明的大夫。”
“主要是診金幾乎不費錢。”荀彧唏噓道:“若不是莊主放開了問診費,竟不知人世間有這麼多病痛。”一瘸一拐、還有腰痛到無法直立的百姓,比比皆是。
這亦是燕綏照著陽城模式開設的醫館。因為陽城醫館十分火爆,畢竟在低廉的問診費、主持建造驛館燕綏的名氣和華佗鬼斧神工醫術的加持下,不火也難啊
。
以前普通百姓有病痛忍忍就過去了,畢竟醫匠的問診費太高了,一般人就是用村裡的土方子治治。
有的村子比較幸運,有些人家世代采草藥,亦會看點的小病,村民就在“半農半醫”的他們那看看病,治不好就聽天由命。
現在陽城第一醫館名聲大噪,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爭相去看病。
隨著退燒秘藥經過行商之手,流傳到天下十三州,醫館名聲更盛,已有不少冀州、荊州的世家豪族派仆從過來,詢問醫匠出診的事宜。
不過,燕綏要求所有醫匠不得私自出診。作為曾經的金融打工人,她深諳富人的心理,在醫館設置了特需門診。
特需門診由各醫匠在休班的時候自行選擇開門營業,裡頭問診、抓藥、煎藥、手術、住院等一條龍服務,保證讓病人和家屬舒舒服服的,全程不需要操心。
為此,燕綏還在醫館附近收了幾棟宅院,改造後作為豪華病房。待日後,世家豪族發現軟硬皆施都無法撼動醫匠後,自然會慕名而來。
屆時,陽城的經濟又可以拉動一波了。
燕綏心下想著:不管是古人還是現代人,應當都逃不脫住宿環境、醫療、教育的三座大山。
陽翟沒有華佗這樣的神醫做手術,但蹭了陽城的人氣,周遭來看病的人是愈發多了。收納的流民,燕綏不但安排他們修築道路、興修水利,還以陽翟城為圓心向外拓展城池。陽翟附近亦有各種礦產,可以發展冶煉工坊。
回去後郭嘉揣著對講機,笑吟吟對另一端的燕綏道:“不如今日帶莊主感受一下眾人的日常吧。”
“行啊,”燕綏來了興趣,托著腮道:“那我不說話了,就安靜聽著。”
她看了一眼時間,到下班點了,也不知道大家下班後都在做什麼。反正,她聽說荀彧是個加班狂人,他和郭嘉告彆後就去廳堂繼續辦公了。
郭嘉晃悠到了太守府後麵的花園,自從燕綏來到陽翟,就把官員修築的漂亮花園給拆了出去,作為免費的公園給百姓使用。
但因為作為太守太受歡迎了,自從開放公園後,燕綏還從沒去過。
對講機傳過來的聲音雖然嘈雜,一道樂音倒是十分明顯,燕綏聽著,估摸著是陶塤。
就是怎麼說呢……
“不成曲調。”郭嘉一針見血地點評道,走到了幾個普通打扮的農人身後,然後燕綏就聽到了百姓的噓聲。
燕綏一頭霧水,卻聽郭嘉道:“是司馬朗,非要對著眾人吹陶塤。”
燕綏:……
翩翩公子司馬朗,還有這般愛好?
郭嘉拐了一個彎,走到了一片竹林假山之前,燕綏又聽到了噓聲,夾雜著小聲的點評:“娘,這人是不是有病啊。”
燕綏:我去,這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