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 晉江正版107(小修)(1 / 1)

葉晗最近在忙著救助古樹的同時,安排王洪年統計各個花卉中心菊花的價格。

現在W市和臨市的各大花卉中心、苗圃基地、園藝公司誰不知道花間集的大名。上次打造水杉林一下子就是400多萬的訂單,一年引入植物的花費超過千萬。

不需實地考察,一聽說有需求,這些供應商紛紛將報價提交上來,期望得到財神爺的青睞。

如今,王洪年手裡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個經理的聯係方式,更容易了解市場行情,比以前方便許多。

而且這些基地互相之間有了競爭,花間集得到的優惠也更大。

菊花在花卉市場比較常見,普通品種幾十元一盆,批發價二三十元即可引入;但珍貴品種則要翻十幾倍價格,大多在300-500元一盆,像稀有的綠菊花上千元一盆的都有。

而菊花館占地10畝,近7000平,抵得上三個展覽溫室的規模。

作為一個專項花卉園,麵積不算小。

葉晗預計引入上萬盆菊花,目前隻是估算,具體數量要根據布景和菊花分布來確定。

她想到去年10月份,旁邊的森林公園舉辦了為期一個半月的大規模菊花展,共展出200多個品種、共3萬多盆菊花。

不僅有拱形門、寫著‘菊’字的巨大草圈屹立於大門處,還有大立菊、懸崖菊、獨本菊等多種造型,配合雕塑、花壇、森林公園原本的山石景色,打造了如‘歌頌和平、菊韻秋華、百菊爭豔’等十餘個景點,儼然一場菊花造景的藝術盛宴。

讓遊客在欣賞盛放的菊花同時,對我國傳統菊花藝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就是菊花展的意義。

葉晗覺得可以參考借鑒,打造獨屬於花間集的特色。

菊花的品種繁多,發展曆史悠久,每年的10-12月份,都會有很多城市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舉辦大規模的菊花展。

如今有不少專業的園藝公司來承接這種活動,包括主題設計、造型、布展、施工等一整套服務,市政部門會安排招標,選最合適的公司承辦。

葉晗準備讓王芸聯係市麵上最好的園藝設計師進行設計,拿到設計方案與全套施工圖,到時候由W04按照圖紙打印即可。

目前菊花館是空置狀態,屬於開荒300畝的範圍,用W04來布景無疑是最好的。不用擔心偷工減料、工程安全等種種各種問題。

屆時引入菊花的品類和數量也能確定下來。

葉晗預計引入100多個品種,其中名貴品種占30%以上,粗略算下來至少200萬。

加上人工成本和設計費,大概率會超過300萬。

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但若是能讓遊客能欣賞到不輸於菊花展的特色,打造花間集另一個特色景區,是值得的。

葉晗根據市麵上景觀設計的收費,開出了20萬的設計費,超出W市的市場水平。

於是王芸直接聯係了幾位知名的設計師,並在官網和招聘平台開放了設計作品征集入口。

經過實地考察和構思,5名知名設計師依次闡述自己的設計思路,並展示了設計草稿和往期的設計作品,每個人均對這次的機會十分重視。

高昂的設計費是一個方麵,另一個原因是花間集植物園的熱度正高,被譽為最美取景地,各大景點的景色深入人心。

如果花間集能采用他們的設計,那在業內的名氣不就上去了嗎?

對以後的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葉晗和王芸與他們一一溝通過設計思路之後,拿到了5份設計圖,正在對比。

葉晗:“芸姐,你覺得怎麼樣?”

王芸翻看著他們以往的設計作品,沉吟:“都有十分豐富的經驗,作品很成熟,空間規劃得當......卻又不是那麼驚豔,可能離我們的要求還差一點感覺。”

葉晗輕輕頷首:“我也這樣認為。”

這些設計圖用來做展覽布景絕對足夠,頗具藝術性。

然而,她希望擁有花間集獨有的特點,能與其他菊花展區分開來的布置。

葉晗從裡麵挑出一幅她覺得相對較好的設計,“時間上有些倉促,等到具體討論設計的時候應該會更好。”

王芸讚同:“沒錯。這隻是最簡單的初稿,多次改進後肯定越來越完美。”

葉晗想了想:“再等一周,等到7月底如果沒有更出色的,就用這位設計師的作品。”

王芸:“好的園長。”

……

沒想到三天後,她們收到了一個讓兩人十分滿意的作品。

而且對方發來的不是簡稿,而且總體布景和局部景點的拆分圖,尺寸也做了標注。

十幾張一起打包成壓縮文件,一看就花費了很多功夫。

署名:駱雨宏。

所屬公司:XX園藝設計公司。

葉晗看著這個名字,她好像沒聽過這名設計師,也從未聽說過這個公司。

在網上查了查,是剛成立一年多的新公司,隻接過一些小項目,但設計得不錯,很有創意。

葉晗當即決定采用。

駱雨宏收到花間集的回複郵件時,激動得一下子從椅子上跳起來,雙手握拳狠狠地叫了聲‘yes’。

公司裡的其他幾名員工聽到動靜紛紛圍了過來,表情既震驚又興奮。

“真的被采用了,這可是20萬的設計費!”

“咱們平時接一單才一兩萬,一下子翻了十倍,媽呀。”

“我靠,駱哥太牛了,一定要帶帶我們。”

“花間集,現在W市誰不知道花間集!我們公司一定能打出名氣!”

……

這家公司為駱雨宏與另一個朋友共同出資建立,靠著打工幾年攢下的積蓄外加二十萬貸款,租下200平的辦公室,招攬的都是一些有想法的年輕設計師。

他們一度

認為,靠著這些非凡的設計很快就能在行業內殺出一條道路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