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彤從未想過會在兒子口中聽到這樣的話,一時心神震動。
原本隻是一次心血來潮的決定,想著帶他來科普館看看,卻沒想到這次體驗會給兒子帶來如此巨大的改變。
說實話,路昊澤這孩子時常讓她和老師感到頭疼:
學習成績差、回來後不做作業,就知道躲在房間打遊戲,要不就是和同學瘋玩,管都管不住。
平日裡讓她操碎了心。
這次來科普館也是覺得出來後不能光玩、怎麼也要學點知識。
儘管她知道自家孩子在這種環境下肯定待不久,同樣不抱什麼希望。
然而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她的預料。
自從來到花間集後,蘇彤親眼見證了兒子的變化:
從剛開始的不感興趣、四處亂晃;到被生命之樹吸引,對攝影展廳的植物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再到體驗館搶著答題......
此時從投影廳出來,更是有了宏大目標和保護植物的意識。
這些都是沒有人教導,自發產生的想法。
他的兒子希望成為一名植物學家!
激動、欣慰、驚訝等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蘇彤鼻子微酸,“好,媽媽支持你,我們一起保護銀杏樹。”
“那我們說好了,誰也不能反悔——”
路昊澤雙眼亮了起來,像是得到了十足的肯定。
他跑去體驗區,跑了幾步又停下,回頭道:“媽媽我先去答題,你們在這裡排隊,等我回來再看一遍銀杏樹!”
“好。”蘇彤笑著道。
“我去那邊看看人多不多,馬上回來!”
蘇彤看著兒子如一陣風般興奮地跑走,心中寬慰,一時間感慨萬千。
花間集今天不僅給她兒子上了一堂生動的植物課,也給她好好上了一課。
教育的方法太重要了。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她用了六年時間都沒能讓路昊澤對學習產生興趣,而花間集隻用了半天。
僅半天的時間,便培養出對植物的強烈好奇心和興趣,讓一個孩子從不愛變得熱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也使得植物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實在厲害。
不僅是路昊澤,她一路上也認識了不少植物,無時無刻不被新鮮感所包圍,各種設計的呈現方式刷新了她的認知。
其他地方的科普館可沒有這樣的效果。
正想著,陶曉晴湊了過來,小聲道:“小姨,我發現路昊澤真是不一樣了。”
她去年暑假的時候幫對方上了兩節輔導課,差點被這小子氣哭。
自己不愛學習,氣人倒是挺有本事。
不過後來對方認錯態度良好,小姨也拿了東西上門,兩家關係不錯,陶曉晴當然不會在意這點小事。
隻是頑劣的印象依然揮之不去。
今天這番話著實令她驚訝。
這還是那
個讓小姨頭疼不已的表弟嗎?()
蘇彤欣慰地道:“是啊,的確不一樣了。多虧你推薦花間集,昊澤很喜歡這裡,也很喜歡這些植物。”
■檀幽築夢提醒您《我的植物園爆火全網》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今天來科普館是她做得最正確的決定。
寒假一定會經常過來,培養孩子的興趣。
……
陶曉晴兩人從花間集離開時,已經到了下午2點多。
5次的答題次數已經全部用完,投影廳也去了兩次,等到遊客人數顯得擁擠時,她才意猶未儘得踏上回家的道路,並和唐晶晶約好了明天再來。
花間集的科普館完全超乎了她們的想象。
兩人坐車回去的路上一直在討論,越討論越激動。
今天感受到的新奇體驗比去年一整年都要多。
無論是序廳的生命之樹與花間集的3D模型,還是後麵攝影作品展廳、瀕危植物展廳、體驗區以及投影廳,每一個展廳都令人印象深刻。
設計新穎,科技的互動讓人充滿震驚,同時帶來絕佳的體驗感,簡直完美。
最重要的是無形之中加深了對植物的認識。
這才是花間集厲害的地方。
“明天我們早點來,先去答題區。”陶曉晴開始暢想明天的流程:“植物插畫我還沒體驗過,人實在太多了,這次剛好一起。”
“對了,我給你看個東西。”唐晶晶想到這裡,神神秘秘地拿出手機,點開保存的作品給她看。
一幅虞美人、一幅萬壽菊、還有一棵羅漢鬆盆景。
“這些...都是你畫的?”陶曉晴一眼就看到了左側‘唐晶晶’的署名,目露震驚:“你什麼時候這麼厲害了?”
雖然筆畫和色彩簡單,但描繪和創作是兩碼事。
而且這一看就是大師的作品吧,寥寥幾筆便勾畫出了植物的形態,栩栩如生。
可為什麼署名是唐晶晶?
“是我畫的。不過很簡單,屏幕上有光點,手指跟著它移動就行了。”唐晶晶眉眼帶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作品,還有作品集。”
陶曉晴愣了一下。
每個人都有。
這也太棒了吧。
擁有一幅屬於自己的作品,對於普通人來說吸引力十足。
自己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不夠鄭重,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畫作。
但以插畫的形式進行署名,然後一起存放於相冊之中,便有了極強的儀式感和滿足感。
我的老天,花間集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奇思妙想。
明天必須體驗一下。
*
科普館第一天閉館後,花間集的留言區一片火熱,都在感慨今日的奇妙之旅。
“誰懂,剛來到序廳就被震撼到了,6000多年的古銀杏和5000多年軒轅柏,古木參天、枝乾濃密到看不到頂,不愧是生命之樹!”
“我也是,哈哈。我和我媽一起過來,我說這兩棵樹是假的,她根本不信(笑哭),太逼
() 真了。”
“攝影廳的景色也非常逼真,明知道是假的也不敢從王蓮葉子上下來。”
“對對對,我都是站在最中心,唯恐掉水裡,23333。”
“看到圓盾豬籠草的時候才真的驚到我,仿佛一瞬間就去了婆羅洲的原生態環境,嘗試著伸手,居然真的摸到了籠子!
有沒有哪個大佬解釋一下,這到底怎麼做到的?”
“應該是一種感官模擬,元宇宙概念體,需要極高的精度和靈敏度,目前仍在研發之中。”
“臥槽,這麼牛!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見過。”
“沒見過+1”
“不止這個,好多科技我都沒見過,這次真是長見識了。”
除了討論高科技和虛擬場景,還有大量遊客對植物印象深刻。
“走滅絕植物階梯的時候我都要哭了,看著那些滅絕的植物在眼前枯萎,好難受啊,嗚嗚嗚嗚。”
“我也。中間一度想下去,幸好上麵的都活了,印象特彆深刻,到現在都能叫出他們的名字。”
“剛才去查了下,像普陀鵝耳櫪等瀕危植物都被保護起來了,大鬆一口氣。”
“你們有人去看‘野生古銀杏的演變’嗎!臥槽,震驚我100年,能存活下來太不容易了。”
“嗚嗚,沒看到。我去的時候人太多,工作人員都不讓進了qwq”
“看了!四次物種大滅絕,簡直無法想象它們怎麼活下來的。”
“看完特彆觸動,很想為它們做點什麼。”
“有什麼瀕危植物保護組織可以捐款嗎,雖然我捐得不多,但很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我也是。”
……
與此同時,W市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花間集科普館’刷屏了。
尤其是帶著孩子去體驗的,發現孩子一個個興致高昂,待在裡麵就不想出去,根本不用大人關注,自己就玩得很high。
這裡的科普不是死板的介紹和單一的展出,而是將科普靈活地融入到每一個環節之中,采用各種新穎的方式呈現,讓孩子在驚歎的同時對植物有了認識,產生興趣,學習氛圍濃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