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 太宗上位計【三一】(1 / 1)

【耶律休哥所率馳援大軍趕到的時機也有些微妙,時值宋軍圍城半月未克軍心已然疲憊渙散,且宋軍因已深入遼地,又無事先規劃,後勤因戰線過長而出現了糧草補給不及時的問題,頹勢已然顯露。

耶律休哥見狀先以五千弱兵誘敵,而後與耶律斜軫左右夾擊宋軍,宋軍隻好急忙調回圍城部隊,城內被困的遼軍見狀,知道是援軍已至,也立馬出城加入大混戰之中。

在遼軍多路夾擊之下,雖然人數比之遼軍還要眾多,宋軍卻慘遭大敗。

但最為耀眼的,還當屬在混戰之中大腿中了兩箭,倉皇逃竄至涿州的趙光義。】

雖然作為一個禦駕親征的皇帝卻得到了所謂“倉皇逃竄”之評價,確實有些失麵子,但也不至於成為最耀眼的那個存在吧。

之前天幕說什麼“車神”?

難道是跟這個有關?

苦於出生得太早而無法手握劇本的前朝王侯將相們當真是抓耳撓腮,就一句話,真想知道後續呢。

【因為中箭部位是大腿,所以已然無法騎馬,又因為逃跑的太狼狽,跟大部隊也脫離了聯係,遼軍的追兵已然將至,彆無他法,趙光義隻好乘坐驢車繼續南逃。

正是在此處,趙光義展現了他高超的駕車水平,一輛平平無奇的驢車硬是給他開出了跑車的水準,遼軍追擊三十餘裡,卻死活沒能抓獲宋太宗,隻好收兵。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耶律休哥也因身上多處受傷,雖然也參與了追擊戰,但是他也沒有騎馬,是乘坐的輕車前往追擊。

史書上說“輕車追至涿州,不及而還。”

何為不及,那就是完全趕不上趙光義的車速嘛。

趙光義車神之稱,一戰成名,又有彆稱高梁河驢神,旨在表彰其高超的馭驢之術,畢竟這等技術,在中國曆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

此外,趙光義還拉開了宋朝皇帝乾啥啥不行,逃跑排第一名的序幕。並充分向我們論證了,宋朝皇帝如此擅長逃跑,果然是家族遺傳。

難道說,這就是宋太宗彆樣的再造社稷?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趙光義:!!!

雖然他在高梁河之戰之中確實狼狽,也的確曾經乘坐驢車出逃,但是!

他作為一個皇帝,饒是再狼狽,又如何可能是自己駕車呢?

當然是誓死守衛他的那些隨從之人為他駕車!

天幕這簡直是汙蔑!

身旁的宦官眼觀鼻,鼻觀心,雖然並不敢直言,但是也忍不住在心中疑惑。

難道說駕車的不是陛下,這名聲難道會好上一些嗎?

怎麼感覺有哪裡不大對勁呢?

驢車?!

雖然早就已經知道,趙光義此戰恐怕與車會結下不解之緣。

但是李世民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驢車?

他以為怎麼都得是輛馬車呢。

難道這驢車竟然能夠跑得比馬車還快

?()

作為愛馬人士,李世民堅決不願意接受這個結論。

?本作者梨遙提醒您最全的《開局給秦皇漢武惡補科學[直播]》儘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好不容易才和再造社稷與明成祖和解的朱棣:……

晦氣。

再造社稷是這麼用的嗎?

尤其是朱棣又忍不住聯想到了趙光義那些被宋朝繼承了的其他政策,感到更加晦氣了怎麼辦?

【不過嘛,雖然此次北伐有如此狼狽的巔峰時刻,但是十數年後追憶起這段往事的趙光義隻能說做了億點點的美化。

雖然最終來了個靜而思之,亦可為戒的轉折。

然而對於這場戰爭自己的表現,宋太宗還是送上了非常高的評價,讓我簡直跟實情對不上號。

什麼年少氣銳,往則奮銳居先,還乃勒兵殿後。

先不提太平興國四年之時趙光義已經四十多歲了,從哪個角度都很難將其歸入“年少”的行列。

單單就這個還乃勒兵殿後,我隻想問一句,連遼軍騎兵都追不上的車神,你真的不尷尬嗎?要不要看看這句話跟你真的對的上號嗎?

也是,連親弟弟都能拱手送給奶娘,對於自己近乎為零的戰績美化個億點點不也很是正常嘛。】

時值陰雨天,趙光義原本就因戰場舊傷而隱隱作痛的大腿此刻愈發疼痛起來。

怎麼就對不上號了呢?

他當然奮銳居先了,無論是攻打北漢還是幽州,他不都親臨戰場第一線了嗎?更是在高梁河親率禁衛迎擊遼軍否則這大腿又怎麼會受此重傷?甚至於因為駕著驢車而逃被你們這些恐怕連戰爭都沒見過的後世之人嘲笑至此?

至於勒兵殿後也是實情啊,階段性的勒兵殿後如何就不算是殿後了呢?

趙光義一點都不覺得自己那句話是什麼誇張之語。

分明句句都是實情。

真·奮銳居先,勒兵殿後的李世民與朱棣頓時曬乾了沉默。

這種事情還要靠自己一張嘴吹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