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真的在種黃瓜?”祁王問。

“還不止,”沈聿道,“還有葡萄,香瓜,豆角,茄子……”

“……”祁王隻剩歎氣:“勸不聽打不改的東西,冬日裡種瓜果,這不是何不食肉糜嗎?”

沈聿道:“所以臣現在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耽誤學業,隨他們去試吧,小孩子三分鐘熱度,等一兩個月發現行不通,自然就放棄了,到那時再將玻璃拆下來衝洗乾淨,臣帶著他們一起將炕屏複原,教他們克勤克儉的道理,殿下如能參與其中,那就更好了。”

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祁王稱善。又長歎一口氣,說真的,他現在已經不在意炕屏了,他更擔心自己的兒子,彆是腦子出了什麼問題。

這幾日反複叮囑孟公公,管好下麵的人,務必將此事嚴格保密,誰也不能說。

祁王又同情的看著沈聿:“沈師傅,讓你跟著孤受累了。”

沈聿一頭霧水。

“其實自打懷安來府上陪世子,賀兒已經收斂了太多,不過是拆個屏風、種種菜,比起他從前做的事,簡直是不足為道。”

沈聿:……

一時不知道他是氣糊塗了還是說反話。

便聽祁王娓娓道來:“世子看上去很活泛,其實孤單得很,他曾有個妹妹,還很小,沒賜名也沒記入宗譜,那年府裡鬨了一場時疫,跟著他親娘一塊兒歿了。”

沈聿唏噓:“臣,臣不知……”

祁王苦笑:“你不知道很正常,王府裡夭折一個孩子,沒有人會特意提及。可那時賀兒已經記事了,非說娘親和妹妹死得蹊蹺,孤派人查,查不出任何問題,又上本請朝廷徹查,錦衣衛裡裡外外盤查了三天,攪得內宅女眷天天嚷著要上吊,也沒能查出絲毫端倪,父皇不耐煩了,下旨命錦衣衛結案。”

“沈師傅,你要是孤,你該怎麼辦?”祁王道:“死去的側妃女兒是人,活著的王府家眷也是人,孤手裡沒有任何證據,隻有一個五歲孩子的一麵之詞,如果再糾纏下去,父皇震怒,說不好會招致什麼樣的後果。”

沈聿也答不上來,設身處地去想,祁王的處境確實很難,換作是他,恐怕也隻能善罷甘休。

祁王苦道:“從那以後,賀兒沒事總要惹出點亂子來,也不知是想給他親娘妹妹申冤,還是隻為了給他親爹添堵。”

“自從懷安來到府裡,世子的怨氣已經沒有那麼大了,那天跟我說,種菜是想為府裡賺點錢,孤這個心裡啊……又覺得對不起這孩子,誰家皇孫像他這樣,長到這麼大還不認識祖父,每日就在這府裡……種菜。”

沈聿寬慰了幾句,心裡暗道,這位殿下哪裡都好,就是心太軟。孩子的話隻能聽一半,他要是天天相信沈懷安那個二皮臉的話,現在家已經被拆完了。

“師傅說的對,由他們折騰去吧,折騰府裡這一畝三分地,總比去外麵闖禍要好,等他們發現種不成,自然也就放棄了。”

沈聿點頭道:“是這個道理。”

等沈聿告辭離開,祁王喃喃自語道:“萬一真種出來了呢?”

“殿下,您說什麼?”孟公公躬身問道。

祁王擺擺手,暗罵自己也跟著不著調起來。

京城的冬天不比江南,那真叫一個天寒地凍、萬物肅殺,彆說嬌嫩的蔬菜了,糧食都在年年減產,惡劣的天氣也是各地鬨饑荒的原因之一。

……

這件事就這樣被擱置下來,朝局表麵平靜,實則暗濤洶湧。

吳琦得知祁王府受到了賞賜,當即懷疑有人在背後搞鬼,可那日在皇帝身邊伺候的隻有馮春,他旁敲側擊的打探半晌,馮春半個字都不肯吐露。

但他輕而易舉的懷疑到鄭遷身上,拿著一份科道言官彈劾他們父子的奏章,陰陽怪氣的對鄭遷說:“吃吳家飯砸吳家鍋的,不止這一個,罷官下獄流放問斬的,也不止這一個。”

鄭閣老依舊一副唾麵自乾、笑臉迎人的姿態:“小閣老,都是食朝廷俸祿,沒有什麼誰家的飯,誰家的鍋。”

吳琦憤憤瞪了他一眼,拂袖而去,隔日,那名言官被革職下獄待勘。

鄭遷聞訊並未設法營救,轉而進宮,請求作為護法協助皇帝煉丹,皇帝拒絕了他的好意,堂堂內閣輔臣,又不是道士,不在值房處理軍政大事,跑來煉丹像話嗎?

鄭遷便在乾清宮外長跪不起。

皇帝在修道這件事上脾氣脾氣相當的好,難得次輔如此支持他的煉丹事業,心一軟便答應下來,畢竟他自詡是一位聖明仁慈的君主,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成仙的機會豈必一人獨享?

可是內閣中事務冗雜,本就人手不足,鄭遷進宮煉丹,那麼多的國事誰來處理?皇帝寵信首輔吳浚,可也不願看到內閣變成他們父子的一言堂。

鄭遷趁機舉薦了兩個人,一位是禮部尚書鄒應棠,一位是吏部侍郎袁燮。

鄒應棠不必說,他年事已高,隻想在尚書任上混到致仕,回老家含飴弄孫享受天倫,袁燮就不一樣了,他是鄭遷的同鄉兼同科,知天命的年紀,也是為官從政的黃金時期。

鄒應棠主動放棄了入閣的機會,袁燮的機會就來了。

十月末的廷推上,袁燮被推舉為內閣閣臣,任文華殿大學士。

“鄭遷小人,卑鄙無恥!”吳琦的目光透著森然的冷意:“真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他已然將內閣視為私有,一向忠厚老實的鄭遷忽然亮出了爪牙,在他眼裡簡直如同背叛。

吳琦天生容貌俊美,五官精致,一派衣冠禽獸的風流模樣,相傳他在城南建了一處私宅,納妾蓄婢無數,還豢養了不少武藝高強的家丁。

吳浚將放大鏡擱在案頭上,勸他道:“朝廷不是你的一言堂,陛下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你最近總是浮躁,閒暇時陪你母親誦誦經文,沉心靜氣。”

“爹啊……”真是急驚風遇上慢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