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我們醫院都穿了(1 / 1)

第1章

C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午12:00

實習護士時萱和家屬一起推著剛做完MRI(核磁共振)的病人,出了檢查樓一路沒有遮蔭,天氣預報氣溫29度,熱得汗涔涔的。

家屬是病人的外孫女,也是在急診輪轉的實習醫生池敏,和誰都能聊天的社牛美女,“我今天剛好輪休,帶著早飯去外婆家,進門就發現她暈在家裡,馬上打120……早飯沒吃。”

早晨的驚慌失措到現在檢查結果正常,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來。

時萱安慰:“我們快點回搶救大廳,那兒有空調,還有小賣部……”

天忽然就暗了,越來越暗,大風吹得人睜不開眼睛。

池敏剛把外婆蓋好,天就黑透了,風刮得嗚嗚作響,隱約聽到此起彼伏的斷裂聲,聲音很大,聽著特彆嚇人。

“今天有日食嗎?”時萱望著黑漆漆的周圍,心裡滲得慌,“可日食也隻是黑,不降溫啊,啊啾,好冷!”

“不知道,啊啾!”池敏搓了搓胳膊上的雞皮疙瘩,“快走!再不走要凍……”外婆忌諱死字,生生咽了。

兩人推著平車一溜小跑上斜坡進入急診大樓,再左轉進入搶救大廳停在6號床位,這裡從早到晚都亮著燈,新風係統四季恒溫,舒服多了。

急診科護士長周潔中午帶著三名護士值班,看到池敏,眼神和語氣都緩和許多:“小池啊,剛給你外婆繳費去。”

“哎!”池敏拿著外婆的醫保卡,走到搶救大廳的門邊,忽然眼前一黑。

整個搶救大廳裡,除了電池供電的設備,其他機器全黑。

大廳裡的病人和家屬慌亂張望:“醫院還會停電?”

“要停多久?!”

護士長周潔不慌不忙地安撫,語氣淡定又從容:“大家不要慌,醫院有備用電源,很快就好!”心裡暗暗慶幸,病人們情況還算平穩。

話音剛落,“嘀,嘀,嘀……”心電監護儀、輸注泵等機器的啟動聲此起彼伏,幾乎同時,搶救大廳的照明也恢複了。

大家長舒一口氣。

護士長看著黑漆漆的窗外,有些奇怪。

3床的小病人趴在窗玻璃上,童音清脆,按捺不住興奮:“媽媽,外麵下雪啦,等我好了可以出去堆雪人嗎?”

五月底下雪?!

搶救大廳的窗戶邊,擠了一排人向外看,雪花很大,被風吹得紛紛揚揚,這算怎麼回事?

小病人的媽媽隻覺得奇怪:“早晨出門看天氣預報,也沒說會下雪啊!”

護士長叫來時萱和池敏:“你倆去看看。”

兩人跑出急診大樓,被風吹得瑟瑟發抖,穿過停車場,站在醫院大門邊,被眼前的一切震驚:

醫院位於市中心,對麵是座在建大樓,周圍是清一色高樓商鋪,現在……院外馬路旁就是懸崖,左右是白茫茫的群山,鵝毛大雪漫天飛舞?!

“啊啾!!!”兩人跑回搶救

大廳。()

⒖想看流雲南寫的《我們醫院都穿了》第 1 章 我們醫院都穿了嗎?請記住.的域名[()]⒖『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時萱拿出手機,點開發現沒信號。

正在這時,忽然有家屬問:“怎麼停水了?”

手機沒信號、先停電又停水,還有三天就六月一號了,外麵卻大雪紛飛……搶救大廳的病人們多半神智不清,家屬們紛紛拿出手機卻都沒信號,每個人臉上大寫的驚慌。

護士長周潔的深呼吸默數到30,拿手機打主任電話,沒信號不通;拿大廳的座機打電話到醫生值班室,連提示音都沒有。

所有人的眼睛都注視著護士長,家人生病送到搶救大廳本就是勞心傷財的事情,還遇到這樣惡劣的天氣和變故,真是糟心糟肺!

護士長囑咐道:“小池,你去找蔣主任,他在二樓值班室。”

池敏快步走出大廳,這麼離奇的事情要怎麼說?

剛午睡沒多久的蔣建國主任被叫起來,聽完池敏說的,有那麼一瞬間覺得這孩子是不是因為外婆病倒忙暈頭了,沉著臉走到窗邊拉開窗簾就驚呆了——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彆多?!

蔣主任的臉色非常精彩,好半晌才回過神:“小池同學,和我一起去找鄭院長。”

“是,主任。”池敏心驚膽戰地跟在主任身後。

與此同時,不斷有人跑到醫院大門外張望,無一例外地被寒風吹得嗷嗷叫跑回醫院大樓裡。

很快消息傳遍醫院各個群,正在午睡的醫生護士們都被叫起來,住院部的病人和家屬們被凍得紛紛關窗關門,惶惶不安。

“一覺醒來世界都變了。”

好巧不巧的,正院長和書記去衛生局開會,副院長兩個出去學習,還有兩個上午還在醫院,但回家吃飯了……就這樣,回醫院看病的前任老院長鄭博石被主任們趕鴨子上架,來主持重大事務。

鄭博石以前是大內科主任,醫院活招牌之一,長得像彌勒佛,說話動作也像,“每天苦口婆心地勸病人們自律健康地生活、自己卻三高”的典型,遠看是個長橢圓,近看有一對特彆大的耳朵。

半小時後,鄭院長召集各科主任或臨時負責人開會,惟獨缺了放射科主任,為了延長備用電源的使用時間,會議室不開燈,靠手機的光照亮。

目前所知的情況,整個醫院區域,包括停車場,醫院外租的商鋪,都被未知力量搬到了不知名的山頂上。

整個醫院的管理層、後勤部門、醫護人員、檢驗科室、住院部病人及家屬,滿打滿算將近四千人,這麼多人的吃喝拉撒睡,需要多少噸糧食蔬菜肉奶蛋等食物才能不餓肚子?

形勢很嚴峻,除此以外,通訊中斷、通知靠喊,停水,中心供氧室的氧氣、醫院備用電、各人的生活必需品都是有限的,如果供給不足,後果不堪設想。

擁有傳奇人生的鄭博石院長難得頭疼起來,會議室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