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抬頭望著天幕,越發堅定接下來要讓衛青和霍去病進擊匈奴。
【隨著霍去病嶄露頭角,兩年後,既元狩一年。嗯,解釋一下另一個知識。聽漢武帝的年號到現在已經換了好幾個了,大家肯定挺暈的,鬨不明白到底劉徹當了多久的皇帝了。其實劉徹也好,在他之前的文景一帝也罷,漢朝有“改元”的措施,但未建年號。劉徹即位後,亦每六年一改元。但劉徹即位三十餘年來沒有建號,而是用一元、一元、三元、四元、五元等來稱呼。之前說到的建元、元光、元朔、至此元狩,都是在劉徹確定建立年號後改的。】
秦始皇想到後世道大明朝朱家的皇帝一個個都用年號稱呼他們,每一個皇帝隻用一個年號,相比於劉徹六年一改是要方便記憶得多。
秦始皇覺得,作為一個人儘皆知的老祖宗,理當為後世子孫著想,比如應該要想想怎麼方便他們記憶。
因此,秦始皇覺得他也該改改曆法了,大秦既然變,當從頭開始。
【繼續講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的第一場大戰役,對,大名鼎鼎的河西之戰。聽名字就能猜到,沒錯,爭的正是我們後世人儘皆知的河西之地,也就是我們的河西走廊。想到我們有一部專門以《河西走廊》命名的記錄片,河西走廊如果大家沒有意識到這個位置的重要性,換另一個說辭,絲綢之路。】
【我們都知道絲綢之路對於文化交流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那麼河西走廊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沒有河西走廊的通暢,斷沒有絲綢之路的繁華。況且在大漢之後,絲綢之路幾次三番因為戰事而停止,不會有人以為漢武帝任用衛青和霍去病打贏河西之戰,拿下河西之地不過尋常吧?】
此時的劉徹已然準備著讓衛青和霍去病再去打仗,然他尚未想清楚仗要怎麼打更好,聽到沈悠論起拿下河西之地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後世的影響,劉徹心中生出堅定。想要打敗匈奴,斷不能有所謂的見好就收的心理,要打,須將他們驅之,滅之。
一戰不能將他們打滅,那就兩戰,三戰,四戰,終他大漢一朝,他要平定匈奴,讓他們再也休想能夠對大漢產生影響。
【彆的都不說,隻用《樂府詩集》中匈奴的悲歌來證明作為戰爭的另一方,此戰對他們的意義:“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具體此戰怎麼打的,等講衛青霍去病的時候再補充。我們隻需要知道,河西之戰是漢武帝劉徹繼漠南之戰後對匈奴所采取的又一次重大戰略行動,也是漢武帝時期對匈奴最重大的三次戰役之一。這次戰役的勝利,使西漢王朝完全占據了河西走廊地區,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係,為日後向漠北的匈奴單於、左賢王部發動進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咱們的霍去病征服河西,短短一年內殲滅、受降匈奴累計八萬多,從此甘肅金城、河西並南山-即祁連山至鹽澤-即羅布泊,再也沒有匈奴,漢朝得以邊民大息,漢武帝從而將隴西、北地、上郡的邊防
部隊減半,由此大大減少了軍費開支,減輕百姓的賦稅與勞役負擔。】()
本以為沈悠會細說此戰的,沒有想到沈悠竟然一筆帶過,而是要留給衛青霍去病的時候細說。
?想看行而不輟的《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曆史直播]》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也對,雖然劉徹是大漢天子,真正在前線打仗的人難道不是衛青霍去病?
參考霍去病先前的打法,劉徹難道能說自己能夠完全掌握霍去病的打法。
算了算了,漢武帝隻要知道自己任用衛青和霍去病終將迎來勝利足以。
霍去病聽著眼睛亮閃閃,他早已立下宏願,此生必以滅胡為己任,他要為大漢打下一片廣闊的天地,要讓大漢的基業得以惠及萬世。
於漢朝的曆代皇帝來說,無論是作為子孫亦或者是先祖的一個個,但聞劉徹任用能將為大漢爭回一口氣,打得匈奴節節敗退,必須都是引以為傲的。
【三大戰役剩下最後一戰了,漠北之戰。匈奴勢力接連遭到重創,漢軍已完全占據這場曠日持久反擊戰爭的主動權。然而匈奴不甘心失敗,仍繼續從事南下襲擾的活動。畢竟多年以來他們嘗到了襲擾大漢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