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是息壤,也沒能帶來什麼興奮和成就感,反而更加一籌莫展。
這應該不是天然封閉的山洞,而是人被關進來之後,息壤嚴絲合縫地和洞口長成了一體:好不容易炸開的那個洞被“幼年息壤”給封上了,硬度比之前更高,想再炸估計困難了,而且——
易颯看著滿地碎蛤歎氣:“所以說,做人不能太絕,絕了人家的路,也就絕了自己的,剛下手太狠了,不然還能再試一次……”
現在蛤群這七零八的,想再造一枚小“蛤彈”都無從下手。
越想越是喪氣,易颯往地上一癱,一躺,又一蜷。
沒時間概念,不知道在這洞裡已經過了多久了,但身上的衣服都乾了,至少有個一日夜吧,又累,又渴,關鍵還餓。
宗杭給她打氣:“易颯,天無絕人之路,我們再想想辦法。”
易颯懶得嗆他,還是保持體力吧,沒水沒飯的時候,彆動、彆吭聲、睡覺養精神,可以支撐得更久——千年王八萬年龜,王八烏龜為什麼能長壽?說明運動健體,不動延年。
宗杭在她邊上坐了會,拍拍屁股起來:“我找找去。”
易颯閉著眼睛,懶得搭理他,誰知聽動靜,他腳步聲隻在身周悉悉索索,走幾步回來,走幾步又回來。
睜眼一看,宗杭在撿附近殘存的蛤蜊,乾嘛?不死心,還想做“蛤彈”?
看了會,心裡忽然一動。
他小心翼翼,兩手各拈起一個,走遠了擱下,又回來再拈,循環往複,直到把她周圍那些漏網的都清走了,才拍拍手走了。
這是怕她一直躺著不動,有蛤蜊會挪過來咬她吧?
易颯閉上眼睛,心裡有點暖。
小屁孩兒。
她向來不怎麼看得上宗杭,倒不是他年紀多小,而是慣有的一種鄙視鏈:她這種從小就嘗過艱難,然後一路磕磕絆絆,靠腦子和本事開路混得風生水起的,大多都瞧不上得父母庇護含金湯勺長大的,覺得這樣的人也就是運氣好,真遇上什麼事,死八百回都不夠,純屬累贅。
因為瞧不上,所以從不接觸,再說了,她的圈子,也不大可能跟這種人有交集。
宗杭純屬意外,以為擦肩而過江湖不見,他偏又一臉狼狽地出現了,幾次三番跟她掛扯,這架勢,短期內是攆不走了。
但接觸下來,新鮮,也意外,還蠻顛覆她之前的看法的……
腳步聲啪啪的,宗杭拖鞋在湖裡卷沒了,一直光腳板走路。
這是又回來了,還興奮地叫她:“易颯。”
易颯掀開眼皮看他。
他在她麵前蹲下來,眼睛裡帶興奮的光:“我剛走到蛤窩那裡,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你說那些蛤,成千上萬的,是從哪來的呢?泥灘子裡的泥那麼軟,比石壁好挖多了,我要是能把那泥都挖開,會不會找到出口啊?”
易颯說:“能啊,你要是能一直挖,還能挖到地球對麵去。”
宗杭一點也不受打擊:“那我去試試看,你累了就先歇著,有發現我叫你。”
說完,興衝衝地走了。
易颯躺在地上。
地麵也是岩質,和石壁相差無幾,那個大泥灘子,確實是有點不一樣,也真說不定有出路——但平心而論,這個就像冰山一角,冰山露出水麵的部分,可能隻有整個體積的十分之一不到,泥灘子露在地麵的部分就有一個小房間那麼大了,底下得有多大?沒有工具,沒有食物,沒有水,光靠一雙手去捧,能捧出多少泥來?
她重又閉上眼睛,想休息會。
但睡不著,過了會爬起來,往溶洞裡走。
宗杭這傻透氣的,還真在挖。
已經挖了有半人深了,純靠手,黑色的淤泥都翻堆在邊上,裡頭還夾雜著一些偷懶沒出窩的蛤,至於他自己,兩條腿成了名副其實的“泥腿子”,累了就拿手往額頭上抹一下,一張臉也抹得黑一塊白一塊的。
易颯忽然想到了什麼:“你手好了嗎?就在這挖?”
宗杭說:“沒全好……但是泡過那麼多水,比先前好多了,能使上勁。”
易颯在邊上看了會,這泥灘子越往下挖越濕,宗杭像是站在了泥漿裡。
再乾了會,他有些頭暈目眩,想上來休息,易颯伸手拉他,他看了看手上的泥漿,搖了搖頭,自己爬上來了。
上來之後,好像有點泄氣,坐在地上抱著膝蓋,一動不動的。
估計自己也覺得挖通蛤窩這事沒指望了,水滴石穿不是不可能,但那得有足夠的時間從旁加持——萬一這蛤窩深廣有千百米之多呢,靠這雙半殘的手,什麼時候才能挖完?
易颯在他身邊坐下:“沒關係的。”
“其實有時候,事情跟你想的是反著來的,人人都以為是出口的,反而不是;都覺得不是的,說不定能突破。”
宗杭轉頭看她:“從哪突破呢?”
易颯聳聳肩:“不知道。反正吧,天要亡我,就讓它亡吧,如果它不亡我,總會給提示的……”
說到這兒,抬起右手,拇指和指食指互搓,像是搓出個火花:“就像這樣,腦子裡劈啪一下。”
宗杭頭一次覺得,易颯其實有點消極,挺聽天由命的感覺。
易颯低頭解鞋帶,她習慣穿鞋下水,鞋不易乾,穿著挺捂的。
腳晾出來,果然有點發白,還有點發皺,易颯拿手按摩了一回,又捶了捶腿。
宗杭的目光在她腳踝上:“易颯,怎麼會刺這種紋身呢,一步一個‘去死’,多不吉利。”
換了他,會紋個富貴吉祥長命百歲。
易颯低頭看了一眼:“這你就錯了,所有人,從出生那一刻開始,都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沒人例外,區彆在於什麼時候停——我一步一個‘去死’很正常,停下來了才糟糕。”
她指腹撫上紋身:“說不準這次就停在這了。”
宗杭說:“不會的……”
他真想攥起拳頭捶捶自己的腦子。
怎麼就不能聰明一點呢?
剛易颯說什麼來著?
——事情跟你想的是反著來的,人人都以為是出口的,反而不是;都覺得不是的,說不定能突破。
現在這種情況下,十個人裡,應該有八個人都會猜蛤窩是出口吧,因為它不是石壁,軟、容易挖……
那反著來,人人都不認為是出口的,是哪兒呢?
是石壁,是息壤。
息壤有什麼特性呢?
傳說裡,大禹拿它來治水,洪水泛濫,息壤不斷生長,把水給擋住了……
而現實,息壤藏在大湖底,翻滾、扭卷……
易颯側了頭看宗杭。
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