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蘇一看孫展青這樣子,就知道她肯定是受到什麼刺激了,不用說,肯定跟婚戀問題有關。
果然,孫展青咬牙切齒地說道:“有人給我介紹一個50歲有孫子的男人,開什麼玩笑,這人跟我爸差不多的年紀!”
楊君蘇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下次再遇到這種,就告訴對方,這麼好的人你自己留著吧。彆生氣,不值當。”
孫展青深呼吸一口,搖搖頭:“沒事,我習慣了。”
說完私事,楊君蘇又說起工作上的事,她把自己的工作筆記拿給孫展青看,時間緊任務急,兩人隻能加快速度。
孫展青離開後,楊秋捧著稿子進來了:“姐,這是我寫的稿子,你先審審。”
楊君蘇接過稿一目十行地瀏覽了一遍,看得出來這家夥挺用功,但他寫作水平一般般。
楊君蘇不太滿意,語氣委婉道:“小秋,你的寫作水平跟以前相比有進步,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楊秋像小雞啄米似的不住點頭,“姐,我以後會繼續努力的,我剛才找姐替借了幾本書,回去好好啃。”
楊君蘇見他很上道,便指點他幾句:“比如這篇寫養豬廠的,你要寫出今昔對比,突出科學養豬的好處;寫生產隊養豬的那篇,你要重點表達出蘊藏在群眾中的潛力解放出來了,寫出擴大養豬數量,對農場對城裡的兄弟單位的好處。你還得再寫一篇文章,要多角度大範圍地展現四分場改革的成果,在結尾說,這是點上開花,麵上結果。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多點開花,全麵結果。明白了嗎?”
楊秋每一個字都認真地聽進去了,他感動地說道:“姐,我全聽進去了,我感覺我好像明白了很多。”
楊君蘇道:“回去重新寫吧,小秋,姐姐對你嚴格是為了你好,你以後可是民之喉舌,現在不好好練習怎麼行?”
楊秋重重點頭:“姐,我一定會好好努力。”
楊秋離開後,楊君蘇疲倦地靠在椅子上,人才難得,沒有現成的,還得她自己親自培養。
其實王宏聲比楊秋的底子好多了,但是,他這個人楊君蘇是不敢太相信。楊秋水平一般,但勝在聽話,又是自己堂弟,有什麼事也好交代。
楊秋受到楊君蘇的點撥,進步神速,熬了幾次夜,終於把稿子寫出來了。楊君蘇審閱時終於還算滿意。這幾篇稿子先在四分場的油印小報上發表,也給總場內刊編輯室送去一份,內刊轉載了三篇。
楊秋激動得難以自抑,一下班就趕緊飛奔回去告訴家人。
楊愛民和王雲兩人也一樣激動,又分頭去告訴其他人。
楊利民聽說後,淡聲說道:“這有啥可奇怪的,經過我們君君點撥過的,還能有不行的嗎?”
楊愛民笑著附和道:“多虧了君君帶挈著小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過了兩天,縣報的袁洛也看到了勝利農場的內刊,他瀏覽了一遍文章,寫得還行,但還不夠好,跟楊君蘇以前的相比差了太多。袁洛現在可是老記者了,眼光也隨之提升不少,就沒看上。
他想起好久沒跟楊君蘇聯絡了,就隨手打了個電話問問。
楊君蘇釣竿都準備好,一看魚兒上鉤了,不禁心情大好:“袁同誌,好久不見,聽到你的聲音我倍感親切。”
“哈哈,我也是啊。楊場長,恭喜你又高升了。”
“謝謝。”
寒暄過後,袁洛把話題把自己老本行上扯:“楊場長,你們四分場又有什麼新聞沒有?”
楊君蘇說道:“我們四分場變化挺多的,我就挑幾個重要的隨便說說。我們引進了新品種的豬仔,有首都黑豬和哈爾濱黑豬還有三江白豬,據說6個月能漲到180斤。”
袁洛表示很感興趣。
楊君蘇笑了笑,接著說道:“我們從今年開始打算在農林牧副漁全麵發展,變單一經營為多種經營,養從幾百隻擴大到幾千隻,雞鴨鵝從幾千隻擴大到上萬隻,還準備養肉兔。同時還會植樹造林種竹子,擴大果林麵積。飼料加工廠也逐步走向正軌。
袁同誌,你有空一定要來看一看,如果沒時間,派你的徒弟來也一樣,絕對不虛此行。
我用一句順口溜總結就是:
土地平展展,水渠繞山轉。
機器隆隆響,糧食堆滿倉。
雞鴨滿圈飛,羊群遍地跑。”
袁洛乾采訪這一行就喜歡楊君蘇這種自帶內容的被采訪者,他說道:“楊同誌,是這樣的,我倒是挺想去實地采訪,可惜我還有彆的任務,我的助手也有任務在身,真是遺憾啊。”
楊君蘇趕緊說道:“你們都是大忙人,我十分理解。你看這樣行嗎?我派我弟弟把照片和材實給你送過去。對了,我弟弟是場報的實習生,他非常崇拜你,正好讓他近距離接觸一下你,滿足他的心願。”
袁洛謙虛兩句,爽快答應了。
楊君蘇通知楊秋,讓他帶上材料坐車去縣報找袁洛。
楊秋滿懷激動地接下了這一個光榮的任務。
兩天後,關於四分場的報道便上了縣報,題目叫做《時代大潮漫空卷-勝利農場四分場的新動向》。
楊君蘇看完報紙,靜靜地等著總場的消息。
很快,宋秘書那邊就打來電話說紀書記叫她回去彙報工作。
楊君蘇笑笑,迅速整理好資料,騎上自行車去總場。
她神采奕奕地進了黨委辦公室,笑著跟紀書記打招呼,紀書記又恢複了以往的親切和藹。
他指指對麵:“小楊,坐吧。”
楊君蘇坐下,紀書記抿了一口茶,慢條斯理地問道:“縣報上的報道我看了,寫得挺不錯。”
楊君蘇趁勢說道:“紀書記,四分場建場三年了,各方麵都在蓬勃發展,我們場的地形跟彆的分場不同,牧業養殖業發展比較迅速,你看我們能不能新建一個畜牧科?”
紀書記陷入思索中,楊君蘇連忙說道:“紀書記,我知道總場比較困難,我不是要來支援的。人才方麵我們自己想辦法。”
紀書記想了想,便說道:“行,人才方麵你們自行解決,確定好名單報上來我看看。”
楊君蘇回去以後就把畜牧科的科長和科員名單定了下來,當然,還得跟張書記商量商量。
張書記一看孫展青提名為畜牧科科長,便不太讚同道:“小孫她三十多歲還沒結婚,脾氣孤僻頑固,不太適合當科長吧?”
楊君蘇正色道:“張書記,提拔乾部的條例中沒有這一條規定。孫展青參加工作時間長,資曆夠;技術過硬,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