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蘇當科長後,是可以挑選一部分科員的。楊君蘇隻報了齊冰的名字上去,其餘的交給宋要武。
齊冰十分感激楊君蘇,更加死心塌地地跟著她乾。
齊園長得知消息後,特地過去跟楊招弟聊了一會兒,說要是生活上工作上有困難,記得跟她說。
生產科除了齊冰還有高潔和小趙,高潔回來了,不管食堂了,一問才知道,她覺得食堂的工作太龐雜了,以前隻是熱愛,當成職業就不愛了,還不如當科員簡單自在。之後還有農林科的人員會陸續到位。
工作上的事情暫告一段落,楊君蘇決定回家一趟。
周六下午,姐妹兩人一起回去。她們借了輛自行車,楊盼載著楊君蘇。
路上,楊君蘇說道:“老是借自行車不行,咱得買一輛。”
楊盼說:“確實該買一輛了,我的工資也漲了,我出40塊,剩下的讓爸出點,你也拿點,車子歸你騎。回家時,咱倆一起回。”
楊君蘇想想自己手頭錢也不多,便應道:“也行。”
楊盼突然想起買車還要自行車票呢,這票可不好弄,她不由得發起愁來:“這錢咱還能湊夠,可是自行車票怎麼辦?”
楊君蘇把自己認識的人在腦子中過了一圈,說道:“我問問陳波吧。”
楊盼點頭:“也對,他爸是鎮上的廚師,認識的人多。”
姐妹兩人一到回到家,左右鄰居聞訊都趕來了。院子裡擠擠攘攘的。
大家紛紛恭賀楊君蘇:“君蘇你可真厲害,年紀輕輕就當上科長了。”
“哎呀,你以後可不能忘了我們這些老鄰居呀。”
……
楊君蘇笑著一一回應:“我也是沒想到,都是紀書記和宋場長願意給年輕人機會。”
“我忘了誰也不能忘了你們,遠新不如近鄰嘛。你們可都是看著我長大的。”
大家聽著十分舒坦,瞧瞧人家這話說得多好。不像那有的人,官尾巴還沒摸著呢,人先翹起來了。
大家紛紛表示想請楊君蘇吃飯。
楊君蘇感動且為難地說道:“大家的心意我心領了,吃飯就算了。我蒙領導錯愛,受群眾推舉當上科長,好歹算是個乾部,既然是乾部就得嚴於律己。希望大家理解。”
大家都表示能理解,還誇她廉潔。
楊君蘇說道:“四分場的第一批平房建好了,等到麥收之後,放放風就能搬進去了,到時我家請大家過去吃飯,燎鍋底。”
大家再次恭喜:“那真是雙喜臨門,必須得請客。我們一定過去。”
楊利民和葉香雲兩個人聽著眾人的恭維,像踩在雲彩上似的,飄飄然。
鄰居還沒散去,楊君蘇的大伯母杜麗來了,手裡還提著個紙袋子。
眾人覺得稀奇,楊家妯娌三個之前是出了名的不合。前些日子三房跟二房恢複了來往,現在輪到大房了嗎?
杜麗一進來就親熱地喊道:“他二嬸,聽說咱君君回來了,我趕緊過來瞧瞧。”
葉香雲怔了一下,隻好迎上去招呼:“是呢,剛回來,正跟大家說話呢。”
杜麗硬擠進人群,走到楊君蘇麵前,親熱地拉著她的手,心疼地說道:“哎喲,君君你怎麼累瘦了,這些日子可沒少辛苦。”
楊君蘇:“……”
她想抽出手,可對方握得還挺緊。
杜麗握了一會兒,終於自己鬆開了,她打開紙袋子,從裡麵拿出一件藍色碎花的新襯衫,像滿天星似的。
她往楊君蘇身上一比劃,十分滿意地說道:“君君,這件衣裳是你姐特意從縣城買來的,從海城來的時新衣裳,一般人買不到。你快進屋換上試試。”
葉香雲和楊利民在一旁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眾人也同樣是瞠目結舌。
楊君蘇想了想,一臉為難道:“大伯母,我剛才還在跟鄰居們說,我是個乾部了,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可是你又是我親大伯母,長者賜,不敢辭。我現在很為難。”
旁邊的牛嬸勸道:“君蘇,我覺得你應該收下。乾部再清廉,總不能連自己家的東西都不能拿吧?你親伯母跟你親媽沒區彆,她給的,就相當於你媽給的。”
吳嬸也附和道:“說得是,就是這個意思。”
杜麗也接著兩人的話道:“君君,你嬸他們說得對,就是這樣。你趕緊回屋試試,不合適咱好改。”
楊君蘇拿著衣裳回屋試了試,還挺合身的。她穿著出來走了一圈,大家都誇好看。
杜麗在旁邊笑得合不攏嘴,同時也暗暗肉疼,能不好看嗎?十二塊錢呢。
杜麗給楊君蘇送襯衫的事很快就傳開了。
鐵公雞突然拔毛了,就像母雞打鳴一樣,那都是大新聞,肯定是要引起轟動的。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楊君蘇三嬸三叔耳朵裡。
三嬸王雲在屋裡恨恨地罵道:“大嫂這次突然拔毛,肯定是有所圖,我猜是為了大寶工作的事,這人真夠可以的,過年前還跟人家鬨得不可開交,這會兒又親親熱熱地上門了。”
楊愛民勸道:“一家人就應該和和氣氣的才好嘛。”
王雲突然說道:“不行,大嫂都送禮了,咱也不能落下。”
楊愛民道:“要不你也給君君買件衣裳?”
王雲搖頭:“大嫂前腳送衣裳,我後腳也跟著送,倒顯得我跟她學一樣。不行,我得送些彆的,還剛好是君君用得著的。”
楊愛民一臉為難,他哪知道侄女需要什麼。
王雲突然一拍大腿:“我知道送什麼了,自行車。咱君君現在缺自行車。”
楊愛民嚇了一大跳:“你瘋了,自行車得一百多塊呢,咱家日子不過了?”
王雲白了楊愛民一眼:“你想啥呢。我是打算把咱家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