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開始, 一個網站逐漸風靡了永大校園。

最開始,辛燦隻是整合了一下他加的一些兼職群的資源。因為他主動包攬了大量信息錄入工作,那些兼職群裡的負責人、職位發布者也就欣然接受了多一個渠道的事兒。

等到後麵, 這個雖然UI簡單,但非常實用的網站一點點傳播到更多學生當中。不單單是辛燦他們學校的,還有大學城這一片兒其他學校。再有, 附近的一些商戶也開始用它發布招聘信息, 還有一些給小孩找家教的家長。

而等到注冊的學生開始增加, 稍微高端一點的職業也終於來了。一些企業開始在上麵發布實習信息,吸引了大量在校生的目光……就這樣,使用網站的人群像是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等到辛燦大四時,「找工作」已經算得上是國內能說得上名號的招聘網站了。

並且大約是因為它出身於大學城的緣故, 裡麵的職業、應聘者都比較偏向於知識領域, 也算是走出了不同的賽道。

他一邊寫論文, 一邊應對著各種各樣的投資者。有的隻是希望按照一定比例得到分紅,辛燦對此欣然接受。有的卻是想要在投入一筆錢的同時, 拿到針對網站未來發展的話語權……這一類, 辛燦會拒絕,但也不算反感。

雙方現在沒辦法合作,但在未來, 說不定會有合作機會。

讓他覺得厭惡的隻有一種。嘴巴上說得好聽, 會給辛燦和他的小團隊足夠尊重,絕對不會胡亂指手畫腳。可實際上, 把合同拿出來,裡麵卻會隱藏很多小陷阱。

也就是辛燦在過去兩年裡不光是埋頭寫代碼, 還花了大精力, 認真學習了許多法律知識, 才沒被糊弄過去,而是看出問題。

他非常不悅於對方使出的這點小心機,可對方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廠,辛燦還是沒有直接撕破臉。隻是客客氣氣地說,網站現在的資金已經足夠支撐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而他們自己也在探索一些盈利方式。一言蔽之,您家的投資我們消受不起,就不要了。

態度很好,回過頭來,團隊裡的其他人卻還是會擔心。

“咱們的代碼並沒有什麼很特彆的地方,萬一他們惱羞成怒了,直接仿造出一個網站……”

辛燦說:“嗯,是有這個風險。”

他顯得淡定,團隊裡其他人就更擔心。辛燦倒是真的很冷靜,說:“咱們的核心競爭優勢從來都不是代碼怎麼樣,而是網站的匹配功能。而這個功能,說白了,還是基於龐大的用戶群。”

團隊裡其他人其實也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對上大廠,不免關心則亂。

他們七嘴八舌:“萬一他們直接去搞地推,注冊一個人發30塊那種,應該很多人會注冊吧?”

這還是好一點的情況。糟糕的,比如:“萬一咱們的用戶數據泄露……”

辛燦做了一個「打住」的收拾:“我信任大家,你們不會做出這種事的。”

團隊裡其他人聽著這話,表情各異。

有覺得這個同學兼老板傻白甜的,也有若有所思的。

在各人不同的目光之中,辛燦微微笑了一下:“大家也都不是笨人,應該都有看過咱們的就職合同吧?我知道,你們裡麵很多人私底下都接過其他人的電話。但是他們給出來的好處,能抵得上但凡泄露商業機密之後的後果嗎?”

最初有段時間,他也覺得自己小題大做、鑽牛角尖,在沒必要的地方下了太多功夫。但隨著團隊擴張,「找工作」網被帶到了不同平台,辛燦又開始慢慢覺得,那是自己最英明的決定之一。

他的網站,這回一定不會被人搶走了。

等等,他為什麼要說「這回」,難道還有其他時候嗎?

辛燦又一次冒出了奇怪的思緒。像是過去很多次一樣,他本能地想要將其抓住,卻畢竟沒有做到。

他略有鬱悶,後麵講話時也顯得冷硬了一些,說:“至於他們用彆的辦法拉用戶。嗯,他們能拉,咱們也能。而且,一個做招聘的網站,最重要的還是給多少人匹配了合適的工作。”

這句話之後,一場小會就算是結束了。在場所有人都重新開始忙忙碌碌,各自乾活兒,辛燦自己也不例外。

某種程度上,他比其他人還要忙一點。

在網站步入正軌之後,他就開始正式地給團隊招攬人才了。其中在校生反倒成了少數,更多是已經畢業的學姐學長,甚至有過多年工作經驗的社會人士。

到現在,人家隻用乾活兒,他自己則要在乾活兒。好在這是他自己選擇的道路,也真的帶給了他很大回報。雖然勞累,辛燦卻甘之如飴。

等到他終於寫完論文、迎來解放,還聽到另一個消息。導員主動找他,問他願不願意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