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愛立就聽媽媽道:“我和冬青商量,準備讓親家母來照顧一段時間,冬青的工作讓她弟弟先暫時做著。”那份工作,當時花了不少錢和人情,也不可能說不要就不要,楊家上頭的幾個弟妹也大了,頂工還算合適。

沈愛立對這些並不關心,她感覺,她現在對這個家來說,充其量,就是一個來往密切些的陌生人。

楊冬青小心翼翼地看了眼愛立,小聲道:“小妹,那邊錢彙過來了一部分,我先還你。”

沈愛立搖頭,“給媽媽還賬吧,她之前幫我從醫院裡借了一筆錢,剛好把這個還了。”又道:“嫂子,那你好好保胎,什麼事等哥哥回來再說吧!”這種時候,她更不會要這筆錢,難道說,她為了一兩百塊錢,將嫂子給逼得差點流產嗎?

等沈愛立從住院部出來,忽然覺得有些傷感,那是她的家,那又似乎不是她的家。

她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女兒,在成年以後,都會麵臨這種窘境。忽而又覺得慶幸,原主在這個年代讀了大學,有一份穩定且有上升空間的工作,她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不用受製於家庭,可以飛往任何她向往的地方。

想到這裡,沈愛立很快擺脫了這種負麵情緒。兄妹、姑嫂也要看緣分,實在處不好,強求也沒有用。

整個下午又完善了下她的提案,上次在申城看見了1181F型梳棉機,感覺實體的和她想象的還是有點差距,她有了一點新的想法。

沒想到,周一的時候她就收到了黎東生從青市寄過來的信,說他們已經著手試驗在梳棉機刺輥下給棉板與小漏底入口處加一個控製輥,目前初步看對提高棉花的落雜率有一定效果,但是還要觀察是否有其他的問題。

看完信,沈愛立覺得心裡一片火熱,她的提案真的落實了!她真的參與進了這個時代的高速梳棉機研發史,她走進了紡織工業的曆史!

腦子因過度興奮而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明狀態,立即給黎東生寫信,“黎同誌您好,收到您的來信,非常意外和高興,在控製輥的實際安裝中,請您注意一下它的安裝角度是否有影響,我在參觀申城的國棉二廠時,看到了一台1181F型的梳棉機,……發現如果將控製輥鋸條工作角大於90度……”

沈愛立寫到一半,對F型梳棉機有個參數不是很確定,又跑到資料室去查資料,保管員唐鬆妍見她過來,笑道:“小沈同誌可好一段時間沒來,是去出差了?”

沈愛立忙道:“是,唐大姐。”

“我可看到了你被評為‘四月十佳好人好事’第一名,你才剛大學畢業不久吧?繼續努力啊!我們廠正是迎頭奮進的時候,你好好努力,說不定以後成績遠遠不隻是高級工程師呢!”唐鬆妍這番話說得真心實意。

才剛二十多歲,業務能力過硬,個人品行突出,自己又努力上進,她甚至都有些期待,未來二十年裡,她們廠能不能出一個女總工程師。

想到這裡,唐鬆妍忙道:“我是不是打擾你查資料了,快去快去,要是有什麼資料沒有,你到我這兒來登記,我給你上報購買。”她比沈同誌大十五歲,她讀書的時候,正是戰火連天,人也沒什麼心思上進,每天隻關心溫飽問題,等工作以後,看到了技術員們風風火火地忙進忙出,都覺得很羨慕,後悔自己當時沒有多鑽研鑽研,現在再拿起書本,又覺得完全看不懂,每次看到沈同誌來查資料,就覺得特彆好,特彆希望她能做出一番成就。

沈愛立忙感謝,覺得資料室的唐大姐人還挺好的。

然而,她剛坐下來沒多久,下午班的輪班工長趙麗華匆匆找來,說有兩台豪豬開棉機出了故障,讓她快去看看。

沈愛立第一時間覺得不對,她上午才和技術員林雨聲溝通過,機器檢修都沒有用問題,下午就能壞了兩台?

看了她一眼,見她急得滿頭汗,也沒有多說,隻道:“行,我去看看。通知機保部沒有?”

“已經通知了,一個是機器打手的刀片斷了,一個是軸頭繞花起火了!”趙麗華想到這事都覺得頭大,剛交接的時候還好好的,這才兩個小時,就兩台機器都出了問題,而且還都不是小問題,極容易發生生產事故。

等兩人回到車間,機保部的同誌已經在檢修,和沈愛立道:“沈工程師,刀片已經更換,繞花起火的原因,目前排除是線路問題,可能是刀片和什麼棉包裡的雜物碰到了。”

沈愛立一聽這話,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棉包裡除了棉花,還能有什麼雜物,枉她之前還以為王恂是杞人憂天,沒想到在這裡等著她呢!

讓機保部的同誌再看看,她讓趙麗華將兩個操作工帶過來,直接了當地問道:“棉包裡為什麼有硬雜物?你們不是第一天上班,如果不能給我合理的解釋,我就直接上報廠裡。”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道:“我們剛上班,這一批棉包都是上一班的人檢查過的,我們自己檢查的還沒有喂進去。”

她們說是上一班的人,上一班也可以說是她們的,這是算準了這個皮球她踢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