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7章:三十而立四(1 / 1)

次日,李恪在康樂床邊守候,等著康樂醒來,想到那人家裡道謝,康樂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自己帶路,也指不清。吳王讓留京的淩夜,順帶調查,下次進京再拜謝那人。

幾日內,吳王梁王等皇親,也紛紛離開京城,又回歸原本的日常。

眨眼就翻過年,眼看又是二月,太宗一紙詔書,李恪又被召喚進京。李恪三十歲生辰快到了,如今他是太宗最大的兒子,太宗要為他準備一個盛大的宴會,來此慶賀而立之年。

李恪看著父皇的反常舉動,心中躊躇不定,而淩夜帶著幾個月的調查結果,返回安州,向李恪彙報。

“殿下,這幾月來,我確實查出一些反常的事,一是太宗無故斬殺了一個宮中將領,說他的存在有恐大唐社稷,因袁天罡留下的一本預測未來的書中所記載,唐中弱,有女武代王。而那個侍衛李君羨的小名為武娘,剛剛與此相符,陛下就找了個借口處斬了他及全家。”

李恪聽到,一臉迷糊,“袁天罡留下的《推背圖》,唐中弱,有女武代王?”李恪重複著,忽而想起那日父皇拿起的書,難道父皇在擔心這個?

“確實如此,一個江湖術士所言,陛下這般在意,還屠了其全家,讓人猜不透。”

“還查到什麼?”

“二則與殿下有著密切關係,陛下欲立楊妃為後,卻遭到大臣一致反對。而陛下這般做,似乎是想立殿下你,為太子。而最近,這樣的謠言越演越烈,這事早些年就有,殿下你也早有耳聞。”

李恪聽到,不語,這件事,幾年前就謠言四起,而自己從未聽父皇親口說過,多次兩人獨處,也從未聽他提起過分毫。

“父皇不過是一時興起而已,不必在意,父皇是明白人,世族是不會同意的,即便他真有心,大臣也不會同意,不要再提此事。”李恪招手示意,讓他不要在提。他第一次聽到時,心中還有些暗喜,而太宗對他從未提及,也讓他認清現實。

淩夜低下來頭,不再言語,他清楚吳王性子,一旦認定什麼,絕不會再有所改變。

“可還有什麼?”

“再就是,原本陛下打算再征高麗,還名人督造戰船,卻因中途有騷動不斷,太宗就輕易放棄了,不在計劃遠征高麗,前後反差有些大。”

李恪聽淩夜這般說,淡淡一笑,父皇這是把他的話,都聽進去了,“此事無關緊要,可還有什麼?朝中之事,本王都一清二楚,宮中可還有什麼?”

“宮中目前沒發生什麼特彆的事,就是太子殿下,至今還久留宮中照顧陛下,也因此引來一些宮人不雅的閒話,其它就再沒什麼了。”淩夜思索著,把自己調查到的一一彙報給吳王。

李恪皺了皺眉,明白淩夜話裡用了不雅而字,瞬間明白其內涵,可是九弟的性子,就算是真的也掀不起大風浪。“父皇召我進京,打著給我過生辰的旗號,恐怕沒那麼簡單。聽母妃說,父皇身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李恪與淩夜商量著進京的事,蕭瀟帶著幾個孩子,上山采藥,一邊玩耍,一邊學習藥理。康樂是最認真的一個,久病自成醫,自己也慢慢有了興趣。

“好累啊,怎麼感覺我一下子老了,你們都活奔亂跳的,我是一點兒走不動了。”蕭瀟由元芳扶著,慢悠悠走下馬車。

幾個孩子即便是從山上下來,還是活力四射。

蕭瀟趴在屋內,緩著,她也早把府內大權全全交給鄭依依,自己也是從不過問,還時而帶著兩個妹妹回娘家省情,了她們的心願,相處十分融洽。

“王妃,要不要請大夫來看看,你這幾日都是乏塌塌的,沒一點活力。”小薇關心問著,端來茶水。

“我能有什麼事,還不是心情所至,好好地三十歲生日,結婚紀念日,偏偏不能兩個人過,還要進京。”隻要聽到吳王藥進京,蕭瀟心情都不會好,但這次她什麼也沒有說,沒問,父皇難得這麼有心,而這恐怕是他們父子最後一次見麵。

而這次,李恪原本想要隻身前往,又覺的不妥,帶著蕭瀟與長子李仁,一家三人前往進京。

李仁也已經三歲,不在那般叛逆,溫順許多,蕭瀟為了讓仁兒有個玩伴,把貓咪可兒也帶上了,靜姑姑一路照顧,寒雪與常平也陪同一同進京。

“你嫁給常平也一年了,有沒有想過另立門戶?總不能一輩子在王府做活。”蕭瀟說著,為寒雪往後做打算,隻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