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慈寧宮出來, 胤祚已經摸清了太皇太後對蒙古那邊的態度。
“烏庫媽媽希望大清和蒙古展開合作,但對於蒙古可能吃虧的事,並不怎麼在意。”
康熙早有預料, 一點都不意外:“瑪嬤知道你就是嘴上說說,不會真的讓蒙古太吃虧。”誰讓目前為止和胤祚合作的人都沒有吃過虧, 反而大賺特賺呢?
真要是有點過了, 太皇太後可以私底下補貼安撫蒙古,不至於生意還沒談沒做就怎麼著。
再者, 為了大清和蒙古間的友好關係, 康熙也不會看胤祚薅羊毛薅得太過分,在北邊虎視眈眈的準噶爾和沙俄才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太子也不信胤祚會把蒙古的羊毛薅得一點都不剩, 不過他其實有點懷疑……“六弟, 你說的薅羊毛是真的要羊毛來做生意, 還是指對蒙古各部下手?”
胤祚沒有回應,笑著反問道:“太子哥哥覺得呢?”
太子出於對弟弟的美好濾鏡,還有那麼一丟丟不確定:“……應該都有吧?”
康熙就篤定多了:“你小子蔫壞蔫壞的, 有便宜可賺,哪裡會放過?肯定都有!”
有這麼說自己兒子的嗎?胤祚氣得拿小拳拳捶康熙的大腿:“你才蔫壞蔫壞的!”
忽然間他想到什麼,指著康熙哈哈大笑,“哈哈子肖父, 你罵我就是罵你自己!”
康熙:“……”
太子:“……”
六弟不讀書, 他們擔心他沒文化, 被人嘲笑,六弟讀了點書,他們就得擔心他用那些文化來嘲笑他們。
但是對胤祚來說不太願意接受的形容詞,對康熙來說反而是個不可多得的讚美,他rua了一把兒子的腦袋, 笑道:“多謝誇獎。”
胤祚噎住了。
老男人你怎麼回事?居然不按常理出牌!
見到他的反應,康熙更開心了。
一手牽著太子,一手抱著胤祚,兩個最寵愛的兒子全在身邊,再沒有比現在更美好的時刻。
在胤祚不是要親親就是要抱抱蹭蹭貼貼的持續荼毒下,太子已經能做到被康熙牽著,也能麵不改色地無視路過的太監宮女們。
父子三人回到禦書房,繼續談論先前在慈寧宮沒有說完的話題。
康熙知道胤祚不擅長這方麵,沒抱有任何期待:“果乾和蔬菜乾的生意,你是準備交給張廷玉去談?”
太子也是這麼想的,誰讓張廷玉幾乎已經成了胤祚的門麵,大事小事全都少不了他的參與。
然而,這一次他們猜錯了。
胤祚一副“恭喜你們,答錯啦!”的欠扁表情,看得康熙和太子手心癢癢,很想給他一下,好在他沒打算賣關子,直接給出了答案:“我想讓五哥去試試。”
康熙失聲:“……他?”
太子皺眉:“五弟頂多會些蒙語,對這些事務一竅不通,交給他真的可以嗎?”
康熙和太子都以為派五阿哥去談生意,是因為胤祚對五阿哥的信任,誰料到此事無關信任。
“沒辦法的事,廷玉哥哥不會蒙語,你們倆倒是會,但是談個生意總不能讓你們去啊。”
清朝皇子需要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這些都是在上書房學的,如果大阿哥沒有離開,精通騎射的他和蒙古各部有許多共同語言與愛好,就是最好的人選。
太子不可能為這種事出馬,所以接下來就是學習語言時間第三長的三阿哥,可是他不擅長騎射,文質彬彬的書生模樣,和人高馬大的蒙古各部族人之間存有不小的隔閡。
再往下數,就是四阿哥和五阿哥。
四阿哥受到刺激,天天埋頭苦學物理與化學,在語言上的學習時間有所減少,遠遠比不上立誌要當皇太後和胤祚之間的翻譯,而苦學漢蒙兩語如今已經相當流利的五阿哥。
聽完胤祚的分析,康熙和太子就知道他不是一時興起,或者對哥哥的濾鏡太厚,這才選擇的五阿哥。
康熙:“朝中有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的大臣,但是果乾和蔬菜乾的生意終究屬於個人,讓他們出麵確實不太好,還容易讓蒙古各部以為這門生意的背後是朝廷,是不是想通過這個對他們做些什麼。”
玩政治的都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擅長通過一件件小事揣摩背後的目的。
果乾和蔬菜乾的生意如果談成,每個月的交易數量必定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沒有人可以輕易忽略其中的利潤。
康熙能夠坦然識之,是因為他知道這門生意的背後是胤祚,不是其他人,而胤祚賺那麼多錢終究全部得填到堤壩上去,建設大清的水利工程,為民生和經濟作出貢獻。
而蒙古那邊,說不好那群大老粗們的腦回路會怎麼轉。
從這方麵去考慮,太子覺得讓五弟去談是個好主意,“到時候可以讓五弟和蒙古各部前來的子弟做些小生意,真要追究起來,頂多就是小孩子之間的玩鬨。”
刹那間,胤祚看向太子的眼神就變了。
沒想到你看著溫潤如玉,公子翩翩,內裡竟然是如此雞賊的一個人!
康熙覺得這個主意很好,並為此出謀劃策,完善細節:“水果罐頭也可以借由小五的手去送,孩子之間送些零食而已,誰都說不出錯來。東西送出去了,就不信他們不上鉤。”
胤祚恍然大悟,就說他溫潤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