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 / 1)

王淳之身為木係異能者,身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植物的種子,北方的,南方的,中原的,番邦的,海外的,幾乎應有儘有。很快,王淳之就從浩瀚的植物種子裡麵種挑選到了能夠在北方紮根住下的農作物。除此之外,他還把如何更好的種植和管理的方式留在了邊關處。相信要不了多少年,北方就能恢複它應有的生機。除此之外,王淳之還把軍隊給留了下來保衛邊關。邊關的百姓們對於之前的邊關守衛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對於那些棄他們而去的將士們隻是一歎,並沒有說什麼。你可以指責他們無能,怒罵他們的逃兵行為,把一群老弱婦孺,沒有多少力量的普通百姓留給敵人,但是這一切的源頭還不都是上麵人的錯。如果當初那些邊關守衛軍能夠吃的飽,相信逃跑的兵也不會那麼多,畢竟有多少人當兵就是為了那一口飯吃。不過好在王淳之已經把軍人和政治徹底的分開,不會讓不懂行的人進來瞎參與,要是有人敢克扣軍餉,另外兩派也不是吃素的。也是近距離相處過後,邊關的百姓們這才發現新來的邊關守衛軍的性子好的不得了,不會像以前的兵痞一樣隨便拿他們的東西不說,也不會覺得他們這些普通人低他們一等,眼睛直往天上瞅,帶給他們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親近感,就像熟人一樣。這是之前所有軍隊都沒有過的感覺,一下子好像把他們雙方的感情給拉近了。所以王淳之的軍隊沒來邊關多久,就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王淳之也相信,以後隨著時間過去,這裡的百姓會越來越信任守衛軍的。終有一天,他們可以做到彼此之間交托出對方的性命,親如一家人。等把該辦的事情都給辦完之後,王淳之的回程也提上了日程。跟著他們一塊回去的還有道長和義士們。他們的故土並不在這裡,但為了天下,依舊義無反顧的來到這個地方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活下來了,更多的人卻死去了,但是他們這些活著的人能帶他們的屍骨回歸故土。“陛下,邊關這裡還剩下不少的物資和武器,還有這些寶物。”道長們把手頭上的東西收拾好道。王淳之看著那些東西道,“以後朝廷對北方邊關這邊的物資和建設不會斷,這些就留給邊關的軍隊啊。”電報王淳之讓道長們在北方邊關多找一些人仔細傳授和教導,另一邊讓忘川加緊製作出來的更多的電報,爭取讓這個東西普及開來。這個工程注定是龐大的,尤其是當忘川一個人做的時候。不過好在現在不比剛開始的時候,各種各樣的工廠已經建設起來,效率也變得快捷起來。忘川在回去的時候,邊走邊製作,還順便給那些道長們的道觀裡也都安裝上了一台。不提他們回去以後留守在觀裡的小道士有多驚喜,道長們有多欣慰,他們所帶回來的東西更是讓整個道觀徹底的煥然一新。就算不順路,忘川還是讓他們都帶回去了一台,說是以後好方便聯係。儘管天下安定,道長們依舊是忘川的追隨者,他們之間的聯係並沒有斷掉,反而比之前更加的頻繁。畢竟對於這個新生的時代來說,道長們那可都是某些行業的專業人才啊,忘川還指望著把他們教出來,以後好給他分擔一下呢。而道長們也很願意繼續跟著忘川煉丹,不,是做研究。義士們也向王淳之他們告辭,準備各自回鄉,雖然他們都對王淳之感官很好,但是並不想踏入官場之中。王淳之讓他們幫忙把那些戰死的義士的撫恤金帶回去給他們的親人,他們為了抵擋入侵的凶殘外敵付出了自己的性命,他們身後的家人自然得安置妥當了。義士們眼睛通紅,喉間哽咽的收下了,而後兩方就此彆過。亂世剛過,很多地方都需要休整。比如那些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百姓難以溫飽的困難地方,會統一把他們都給遷徙出來,給他們在繁華的地方建設新的家園。如果在盛世的時候,這事自然不好辦,但現在亂世剛過去,中原百姓在王淳之的力量下雖然沒有減半這麼恐怖,但是損失的人數絕對不在少數,這樣一來,就有了集中管理的可能性。再說王淳之並沒打算讓他們南轅北轍的搬離,而是就地集中起來,給他們安置一個少災少難的地方。人力王淳之可以擋的住,天時可就不歸他管了。隻是這事剛實施下去沒多久,就遭到了阻攔。阻攔並不是來自百姓們。朝廷幫助他們遷徙,不僅保留了他們原本的地,還幫忙給他們建大房子,建築厚實高大的圍牆,安排巡邏的隊伍在城中守護他們的安危,更是給他們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讓他們免去到陌生地方的後顧之憂,百姓們高興還來不及呢,隻有少許故土難離的人多少有些惆悵,但因為搬的地方並不遠,隨時都可以回去看看,所以來自百姓的阻力並不大。真正阻攔王淳之他們的來自佛教,不僅僅是搬遷一事,還有新朝土地和人口的核實問題,新上崗不久的府衙辦差等等。作為中原內有數的兩大宗教,道教和佛教的影響力毋用質疑。他們在中原有著很多的特權,比如出家為僧為道者可以免除罪責,名下的土地可以免稅,還有人口可以無限膨脹。道家清心寡欲,又隻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很多時候都不是某些人的首選。這樣一來,佛教可不就大受歡迎,從人口和土地上甚至壓過了中原本土的道教。但是佛教大肆擴張的過程中並沒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而是不管香的臭的全都會拉進去。從原本的金光閃閃變成很多人心中的惡臭之流。這次亂世佛教的人自然也下山救濟了不少的百姓,但是關門避世的廟門比下山的更多。是和尚心裡沒有慈悲之心,經書都白念了麼?不是的,而是因為那些關閉了廟門的壓根就不是什麼得道高僧,而是一群披著一層袈裟的罪惡者。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府衙通緝榜上的罪惡之徒,殺人、放火、滅人滿門、黑道金盆洗手……比比皆是。他們身上的罪行罄竹難書,卻因為入了廟門,頭發一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一個人從生下來到現在才形成的言行怎麼可能會因為彆人一句話而被輕易改變,那樣的存在,簡直稀有到不存在。可是佛教就是能公然庇護那些有問題的人。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卻從來都沒說話那些死在屠刀之下的無辜的人該怎麼辦。應該是死人給他們提供不了什麼利益和名聲,所以就不是很在意了。佛教的勢力和實力,讓多少帝王頭疼,卻都拿他們沒有辦法。無他,佛教的信徒太多了,多到帝王都為之忌憚的地步,更有甚者帝王本人還是佛教信徒的。關於全國土地一事,道教的道長們回去之後已經把名下所有的土地都捐給了新朝,佛教也有三三兩兩的給出自己名下的土地,但更多的是無動於衷。還有人口,伴隨著佛教寺廟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剃度出家去當一個和尚。因為當和尚不僅能免稅,還不用服兵役和勞役,這對某些好吃懶做的人來說可不宛若人間仙境一般。現在新國需要重新丈量全國人口和調查人口,還有遷徙一事,都繞不過佛教去。聽到佛教連個正當理由都給不出,王淳之的眉頭皺了起來。“先去通知佛教一聲,我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限,讓他們完成佛教中的自我整頓,如果期限到了他們依舊還是老樣子,那就彆怪我親自出馬了。”王淳之開口道。佛教在亂世中有過功勞的,雖然世道的混亂,也有他們的功勞。但是卻不能否認,世間是真的有得道高僧的。但是大部分的僧人真的都是愚鈍而又不堪的存在。佛教,佛教,不同於道家,它的宗教理念就讓他們做不到像道教那樣清心寡欲。他們熱衷於名利和權勢,想要把自己的宗教給傳播的更廣。如果他們在不損害彆人的利益情況下,誰不願意多一個心靈的寄托之處。可往往,佛教他們嘴上說的和手上做的卻恰恰相反。王淳之讓人去給佛教傳話,手頭上也沒有閒著,而是讓府衙直接去寺廟裡麵去捉拿那些罪僧。人間債都還沒有償還完呢,就想成佛,想多了吧。官方府衙的捉拿令讓離得近的寺廟變得一片慌亂,尤其是他們發現很多寺廟已經徹底的變成了賊窩一樣的存在,於佛像麵前藏汙納垢,惡行累累,直接就是一個寺廟一個寺廟的把人給帶走。另一邊,佛教收到消息後徹底的炸鍋了,覺得王淳之這個新帝是想拿他們開刀為新朝立威呢。